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彰显关爱 北京筹备残奥会建无障碍之城

8月24日奥运闭幕,并非标志着北京奥林匹克盛会的终结。9月6日至17日,2008年北京残奥会将在神州大地涌动激情。残奥运动员将向世人昭示生命之顽强。

北京奥组委曾承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残奥会的筹备工作始终备受关注。值此残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记者随着奥组委采访团,对残奥会比赛场馆、志愿者培训以及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等情况一探究竟。

残奥村——体贴入微

对于前来参加比赛的残疾运动员而言,住宿的保障无疑是他们竞赛的基础。对此,残奥村的准备工作可谓体贴入微。

残奥会期间,残奥村将沿用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的主体功能区,同时增加分级协调中心、轮椅存放和轮椅假肢维修中心。比赛期间,奥运村42幢公寓的1到3层将“变身”残奥运动员的房间,用来接待6500名残奥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以及600余名技术官员。

记者走进一幢6层楼高的公寓楼,看到电梯口很宽,轮椅可以轻松进出,在电梯的三面墙体上,都设有扶手,高度正适合轮椅人士抓扶。电梯的按键就设在扶手的上方,坐在轮椅上可以毫不费力地进行操作。为了方便盲人运动员,按键上都有盲人触摸点,每到一层,都有中英文的语音提示。

每套公寓由3个房间、两个卫生间和一个客厅组成,可以容纳6名运动员。公寓里的每一道门都不设门槛,房门也都比普通住房的房门宽,可以方便轮椅出入。每个卫生间都备有一张浴凳和无障碍安全扶手。房间里的所有电源开关、房门把手都安装在较低的位置。

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吴京汨不无自豪地向记者表示:“奥运村在动工的那一刻,就把对残奥运动员的关爱和细心融到了一砖一瓦中。”

比赛场——彰显关爱

记者探访青岛奥帆中心时,正值2008青岛国际残疾人帆船赛刚刚落幕之际,因此,对残奥设施有了全面的了解。

为了满足残奥帆赛的特殊需求,奥帆中心内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达到了100%。只要有台阶的地方,旁边就配备了轮椅行走的坡道。此外,与奥运帆船赛最大不同的是,组委会特地安装了3条60米长的无障碍浮码头,可以同时满足40条帆船停靠。这些浮码头干舷高30厘米,低于普通浮码头;同时安装了6台帮助重度残障人士上船用的吊杆。

记者看到,在每台吊杆旁都铺着一块柔软的地毯。据奥帆委竞赛部副部长刘卫介绍:“用吊杆的都是下肢残疾运动员,需要先把他们放在地上,再由吊杆吊上船。码头的地面比较粗糙,残疾运动员坐在毯子上就不会磨破皮肤。”

作为主办城市的北京,无障碍设施建设可谓硕果累累,甚至可以说,整个京城已经成为“无障碍之城”。“鸟巢”的无障碍设施是国际最先进的。除了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设置外,对残疾人观众也有特别的设施,200个无障碍轮椅坐席分布于看台的后部,观众可以坐专梯直达座椅。为了照顾轮椅观众的观看效果,轮椅坐席也略高于普通坐席,可以鸟瞰整个体育场。在交通方面,残奥会期间将开通16条无障碍专用线路,地铁5号线将实现每个车站至少有一个出入口能满足轮椅乘客从地面到站台的出行需求。

开闭幕——歌唱生命

残奥会开闭幕式分别于9月6日和17日晚8点在国家体育场开始,预计时间分别是2小时50分钟和近2小时。

作为残奥会开闭幕式总负责人的张继钢导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残奥会的开幕式将以“歌唱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为理念,创作上将东方人写意风格与超现实主义的方法相融合。

“最大的挑战是‘新’,如何能在残奥会历史上贡献一笔崭新的丰厚的精神财富,这是最难的,”张继钢对于挑战认识得非常清楚,不过同时,他也显得信心满满:“相信观众们当晚一定会感受到生命力的震撼,看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精彩表演。”

据了解,在开幕式上,将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聋人舞蹈——400位聋人表演的手语舞蹈《星星你好》。此外,对于举国同悲的四川大地震,张继钢也表示将向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建议,考虑在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上增设纪念汶川地震死难者的环节。不过北京奥组委尚未作出官方决定,如果增设该环节,仍须报请北京奥组委以及国际奥委会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