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人物 新闻资讯

“爱心妈妈”熊莉莉把青春和爱献给聋儿

“爸爸,爸爸……”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蹲在地上,一只手拉着两岁左右聋儿的手,放在自己喉咙上,让他感受着声带的振动,女老师的嘴夸张地上下开合,让孩子辨认着口型,反复地教他说非常简单的话。5月24日,记者来到我市西区大朱屯一座毫不起眼的三层民房院落里,看到熊莉莉正在耐心地教聋儿说话。

这里是开封市残疾人联合会指定的语言培训单位——市诵典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中心,熊莉莉是这里的园长兼老师。端庄秀丽的熊莉莉为何干起聋儿康复事业,而且一干就是13年呢?

1995年,19岁的女孩熊莉莉刚步入社会,一次偶然的机会,目睹了因丧失听力不会说话的残疾聋儿的悲惨境况,便毅然放弃在郑州某舞蹈团的优厚待遇,选择留在我市教聋儿学说话。“当时10多个聋儿没人教,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拉着我的衣襟,眼巴巴地盯着我,我的心突然被一种异样的感觉充满,那一刻我决定留下来!”熊莉莉回忆说。

为让聋儿说清楚每一个字,熊莉莉要无数次对着孩子比比画画、蹦蹦跳跳,甚至一个最基本的发音也要反复教500遍以上。为了让聋儿明白老师的意思,她要根据不同的发音口型,采取摸、看等方法,对聋儿进行强化训练,往往一堂课下来,感觉骨头都散了架。“看着他们渐渐能开口说话,这是我最开心的事!”熊莉莉的言谈中不时流露出对这些聋儿的关爱,而孩子们则亲切地叫她“熊妈妈”。

来这里上学的聋儿大部分来自农村,而且相当多的聋儿家庭非常困难。2006年,来自沈丘的3岁聋儿张雪倩到这里学习,只交了一个月学费的张雪倩父母因为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不仅再也没有来看望过张雪倩,甚至音讯全无。看着聪明可爱的张雪倩,熊莉莉既心疼又可怜,于是她就把张雪倩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并倾注大量心血教她说话。一年后,当张雪倩的父母突然又出现在孩子面前,看到自己的孩子不仅长高了、长胖了,还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妈妈”时,愧疚而又激动的泪水布满了脸颊。有一个尉氏的3岁聋儿薛亮欠了1800元的学费,教会他开口说话后,欠学费的事熊莉莉只字未提,便让他父母把孩子接走了。就这样,熊莉莉不知帮助了多少贫困聋儿。

在这里学习的42名聋儿实行全托,他们每天的吃喝拉撒都归熊莉莉和另外两名老师管理。为了方便照顾这些孩子,熊莉莉一家搬到这里和孩子们同吃同住。有一次,两岁多的女孩儿刘红突然半夜发高烧,熊莉莉把自己的孩子锁在房间里,马上和丈夫一起抱着刘红去了医院,孩子输水输了一夜,她也守了一夜,直到天亮孩子退了烧……

13年来,在这里受训的聋儿已达260余人,其中通过康复进入普小和幼儿园的就有212人,康复率在81.5%。每次提到这些,熊莉莉在幸福和自豪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无奈。她为油漆斑驳的桌椅、简陋的校舍和陈旧的教学设备而发愁,为无法改善聋儿学习、生活条件而难过,她希望聋儿能得到更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和支援,更好更快地康复,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