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随班就读 回归“主流”关注让听障儿童

  10月31日至11月2日,全国首届聋儿家庭教育康复研讨会在成都举行。省内外知名专家与省内100多名聋儿家长、50多名成年听障朋友汇聚一堂,分享了有关聋儿康复、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并提出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24%,其中6岁及以下聋儿约80万人,且每年以2-3万人的速度递增。

  成都市听障(互助)联谊会代表听障人士提出倡议,希望获得尊重而不是同情,希望政府、社会、企业等提供更好的福利政策、更普及的听力补偿或重建技术,以及更多的社会资源。

  一位聋生的学习经历

  特教与普教相结合的融合教育是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潮流,其主要形式就是“随班就读”。与会专家表示,融合教育让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可能被分离出去的孩子回归主流。

  小军(化名)是一个听障孩子,现在他不仅可以进行正常的口语交流,也会使用成都手语和中国手语熟练进行交流。小军小学两年是在正常学校就读的,后来转到聋哑学校。上高中之前,康复医生认为他的口语不错,可以进入正常学校学习,所以高中转入正常学校就读,后考上了北京联合大学。

  这是会上一位聋生家长交流的经验。中央教科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专家杨希洁认为,小军的学习经历值得借鉴。“听障儿童能在普校学习的就尽量到普校学习,普校学到的不仅仅是更多的知识,还能获得其他各种隐形财富,给人生带来很大的帮助。”

  随班就读需要支持体系

  研讨会上,无论是专家还是聋儿家长都感到,针对残障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随班就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个别化指导仍十分欠缺,没有做到从儿童个性、心灵和知识等方面进行全面康复。

  我国 《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普通教育都顾不过来,哪还有精力去管特殊儿童?”“为这些少数儿童去花费精力值得吗?”省特教专家曹照琪老师感慨,这些陈旧观念长期困扰着融合教育的发展。

  我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试点,由于没有必要的支持保障体系,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技术缺乏等重重困难和问题。

  曹照琪介绍,成都市新津县、双流县和邛崃市近几年探索融合教育,从制度建设到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从学校管理到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工作,建立起随班就读支持体系,许多身心障碍的孩子坐在了普通学校的教室里,得到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