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聋康网讯 2013年10月21日下午,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举办了“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幼儿教育领域的老师们。活动中,日本折纸协会著名讲师福田奈穗惠介绍了不同的折纸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半田博子和村田静枝两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包袱皮的不同用途和简单易学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带领大家亲自动手操作,使大家真正感受了这种传统文化。

针对包袱皮这种传统文化及听障领域的一些问题,我们特别采访了三位老师,希望通过更进一步的了解,给予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将中华的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布艺)在幼儿园教育或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进行传承和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聋康网:包袱皮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领域中,都会有哪些形式来进行传承与发展呢?

半田老师:300年前,传统“包袱皮”开始被日本平民广泛使用。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把它作为收纳用布,在搬运时作为包装用布,送礼时作为礼品包装,甚至还作为房间的装饰。

包袱皮对于年青人,尤其小朋友们,是不太了解的。在手提包、塑料袋开始被普遍使用之后,人们逐渐遗忘了包袱皮。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将包袱皮这种传统文化推广出来,让更多人去了解。在日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会设立包袱皮工作坊。

通过包袱皮各种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这种文化。虽然孩子们用手指系包袱皮比较困难,但是因为包袱皮上面有很多不同的好看的花纹,通过幼儿园不同的包袱皮游戏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也会很喜欢,回到家也可以和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继续玩。例如可以让宝宝躺在包袱皮中间,大人抖动包袱皮两端,一起来玩荡秋千;将大块包袱皮平铺在地板上,下面黑洞洞的空间就是探险世界;把两块包袱皮用死扣系在一起,玩拔河游戏;把包袱皮披在肩上当作斗篷做游戏等等。同时,通过学校的一些亲子活动,家长也可以了解这种文化,并通过动手操作来体会包袱皮的用处。

我们还会针对环保的问题,举办一些亲子类或都是年轻孩子们参加的活动,来展示各种包袱皮的用途及其价值。其实,大学生们也会感觉包袱皮很漂亮,使用起来很方便,也会喜欢。

此外,包袱皮研究会也会在全国做一些巡演,让更多的人来参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用途和便利性。

聋康网:那么,包袱皮这种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是不是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会和现代文化或新的社会理念有碰撞和冲突吗?

半田老师:现在很多人都不会系结,所以在教授这方面时会感觉比较困难。其实,包袱皮的使用很简便:平铺包袱皮后,把要包的东西放在中心位置,将两对角线上的两个角分别对结就可以了。

另外,我们现代普遍使用的包包都是挎着的。那么,把这种传统元素融入到现在生活中也会比较困难。为此,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会考虑制作一些比较流行的年轻人容易接受的东西,比如把包袱皮设计成包,使之与现代人用到的一些物品吻合。可以变成一个手提包,东西大的时候,包还可以撑大。最新发明的包袱皮是防水的,比如将包袱皮各拿起两个端点系起来,把东西放到中间,里面放上水也不会漏出来。通过改变其用法使之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包袱皮才能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

聋康网:在日本,人们通过哪些方式获取包袱皮?

村田老师:老人们(爷爷奶奶辈)健在的一般会有;日本有很多和服店,里面也都有卖;或者百货店里也会有。

聋康网: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特殊群体:听障儿童。在老师看来,包袱皮在这个领域运用过程中与正常幼儿领域的运用有什么区别吗?

村田老师: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是一样的。只有根据年龄段的不同有不同的教法,例如0-3岁的孩子,一般通过亲子游戏活动,感受包袱皮带来的乐趣。

聋康网:听障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会进入普通幼儿园、小学,最终会融入主流社会,和正常孩子享受一样的学习、生活,所以融合教育是必然的趋势。就这一点,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感受吗?

福田老师:在我看来,这些孩子们通过康复训练,恢复正常的听力后,和一般的小朋友在一起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听力障碍比较严重、听的不是很清楚的孩子,最好在特殊、专门的教育机构学习对社会有益的技能。其实,对听力障碍程度不同的孩子的教育手法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虽然有的孩子听力不好,但是在其它方面,比如视觉、触觉等感官方面会比较敏感,其它感官会补偿听觉方面的欠缺。

知识延伸:日本幼儿园教育概况

教育内容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环境(观察季节变化、爱护自然、对周围事物关心等)、人际关系、表现(对音、色、形的感知,培养想象力、表现力)。

教育特色——“行事”:“行事”即为“活动”,指幼儿园长年例行的活动,是按照一年中季节、传统节日以及幼儿园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组成的一系列主题活动。日本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不是在中国式的课堂中完成的,而是将其融入到日常活动中。“行事”作为重要的教育途径和手段与日常生活联系,共同实现预期教育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