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18个春秋深深地爱着聋哑孩子

“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声音,可无声的世界也有心愿。曾经有多少次梦想,独立撑起蓝天一方。一样的孩子一样的天,一样都是幼苗一样都是心愿,一样需要阳光的哺育,一样需要雨露的浇灌,虽然他们很难长成参天大树,虽然我们没有什么惊人的奉献。为让他们残而有为,无名无利心也甜”。这段歌词写出了特教老师的爱,道出了特教工作者的情怀。

马灵芝是一个特教工作者,但是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并非是她的初衷。因为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像工农业产品那样显而易见,而且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经常是借助于学生的成就表现出来的,所以一部分人对特殊教育这个职业表示轻视,因为特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特校教师也很难品尝到“桃李满天下”的快慰和自豪。

199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灵芝被互助土族自治县教育局选派到省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半年的学习结束后调到互助县职业中学特教班任教。起初,她郁闷、彷徨,带着无奈走进了特教班教室,走进了这个无声的世界。虽然经过了为期半年系统的特教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但她学到的手语是中国通用手语,面对十几个从农村刚招来的聋哑孩子,她是显得束手无策,学生的手语她根本看不懂,更无法和他们交流,当时她心灰意冷,心想:“这群孩子怎么教?怎么能把课本上的知识教给他们呢?还是回普通学校吧!”但再看看一张张天真稚嫩的小脸,多么需要爱的孩子呀!她的心软了,眼泪不知不觉从眼眶里流了出来。从那一刻起,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用所学的特教理论知识和中国手语以及平时在普校的教学经验,把孩子们带好、教好。时间久了,她发现那些学生是那么懂事、那么可爱,渐渐的,她的脸上有了笑容,渐渐的,她爱上了这群孩子,渐渐的,她爱上了这份工作。

如今,马灵芝从事特教工作已经18个春秋了,任职业中学副校长分管特校,先后教了六届学生共109名,其中完成小学六年制教育的毕业生74名,考入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美术中专班的学生17名,通过接受缝纫、烹饪等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的学生有55名,就业率达到95%以上。她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及特长,增设美容美发、缝纫、烹饪、计算机等职业技能课,经常带领学生参加省残联、海东残联在助残日期间举办的一些大型文艺演出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体会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做一个残而有为的人。

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与实践中,马灵芝在特校全体师生的支持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特殊教育的途径,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她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既然走进了无声世界,就要甘做这无声世界的烛火;既然和聋哑儿们一同乘舟,就要做称职的艄公,把他们一个个顺利摆渡过河;既然党把聋哑儿交给了我们,就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挚爱聋哑孩子,一辈子扎根特校,为特殊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