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们幸福的笑容,我们心里很踏实,苦点、累点,真的不算什么。”贵州省六盘水市岩脚镇派出所所长、“留守儿童之家”的“代管家长”洒科勇微笑着说。
“留守儿童之家”就设在岩脚镇第一中学的一间普通教室里,黑板的一端贴着《留守儿童谈心制度》《“代管家长”职责》等一系列制度。在一旁的长条桌上,是两排与留守儿童谈心以及作心理辅导的档案袋。后排有一台可上网的电脑。冬日的贵州阴雨绵绵,冷风袭人。但在这个“留守儿童之家”里,留守学生周豪通过网络视频与远在广东打工妈妈的交流,却显得热烈而温暖。
洒科勇说:“近年随着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留守儿童问题凸显。目前这个拥有5万多人口的山区小镇,外出务工人员达1万多人,有‘留守儿童’4123人,占全镇16周岁以下儿童的64%。据当地派出所调查统计,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打工父母每年能回家探望一次的仅占42%。由于缺少亲情和父母关爱,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脆弱、敏感、孤僻,80%以上学习成绩处于中等以下水平,部分孩子还处于辍学或间断性就学状态。”
“有些孩子还出现了行为偏差,与社会闲散人员混在一起,泡网吧、打群架,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在社会治安方面,易受侵害人群留守儿童占了极大比重,有违法倾向的人员中,留守儿童占80%以上。”
“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岩脚镇派出所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07年3月,这个派出所与只有一墙之隔的岩脚镇第一中学联合办起了岩脚镇的第一个‘留守儿童之家’。派出所的10位民警与学校的74名老师一道,成为该校400多名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
“我们这些‘代管家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四掌握’,即掌握学生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习成绩﹔‘三管’,即管思想、管学习、管安全﹔‘四员’,即学生情感沟通的交流员、日常行为的监护员、思想品德的辅导员、健康成长的指导员。”
洒科勇对记者说:“正在初中一年级就读的留守女孩刘慧的爸妈外出打工8年只回来过两次。刘慧的学习成绩曾经比较落后,在‘代管家长’的耐心辅导和帮助下,进步很大。她在写给父母的信上说:‘我在留守儿童之家感到非常温暖,大家一起过中秋节,开生日晚会,上心理辅导课、法制课,让我们这些留守儿童一次又一次被感动。’”
洒科勇自豪地对记者说:“现全镇13所中小学都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基本做到让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全镇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心态有了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全镇没有再发生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
“在我眼里,他们就像我自家的孩子,如果哪个孩子受到了伤害,我都会很难过。”洒科勇说,“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关心农民工及其子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基础环节。希望以后更多的留守儿童能扬起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