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许女士说,她有个聋儿在南京一家聋儿康复中心接受特殊语言训练,而她和丈夫当初在南京求职无果,一个在家劳动,一个在浙江打工。他们很希望到南京来打工并有个安身之处。
一位母亲的请求
许女士是通过公用电话打来的长途,因为怕花钱,她只说了三四分钟。据许女士介绍,他是安徽农村人,6年前结婚,第二年生的胖小子因为服药过量,导致耳聋。
“一岁以前他还和别的孩子一样,后来他发高烧,我们给他药吃,耳朵就听不到了。医生说是抗生素过量导致的。农村有不少聋哑孩子都是放在家里养的,也不上学。我们不想自己的孩子那样,就将他送到南京去了,在城南一个聋儿康复中心进行特殊的训练。”许女士说,去年春天,他们将4岁的儿子小坤送到南京来,特殊训练的费用每月要1000多元,他们夫妻俩想留在南京打工,但没找到工作,只好回家。许女士只好随一位老乡去浙江杭州打工。“我在一个服装厂工作,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现在还欠学校几个月费用没交。我希望我们夫妻俩能到南京去打工,给孩子应有的爱护。”许女士哭了。
聋儿小坤现在能说会道
记者昨天中午赶到位于城南双林大道附近的婷婷聋儿学校,找到了5岁的小坤。小男孩眼睛清澈,一副乖乖的样子。通过老师说话时的口型,他很有礼貌地跟记者打了招呼。
“这孩子现在能说会道的。”校长钱洁介绍。装了人工耳蜗后,孩子能听到声音了。庆幸的是,这些孩子比较小,还没有错过语言发育的时期,经过特殊语言训练,可以不同程度康复,做到聋而不哑,甚至接近正常人。
一位老师说,孩子的父亲自从他来之后,就再没有来看过他,他的妈妈只是今年春节接他回家一次,其余时间都是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情况。因为长期分居生活,夫妻俩现在的感情也出现了危机。这样一来,孩子就可怜了。
很多家长希望打工陪读
“我们学校有好多跟许女士差不多情况的家长,他们为了让孩子接受训练,都想到南京来陪读,有的甚至辞掉了老家的工作。”正如许女士所向往的那样,他们住在学校附近,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每天早上送宝宝到学校,晚上接宝宝回家。这样可以有收入交学费,或者给他增加一些营养。”钱校长说,该校共有84名聋儿,一半是来自外地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家长们的想法很有道理,但能够满足心愿的却不多。
谁愿意给他们工作机会
聋儿们需要通过训练改变人生,聋儿们需要家长的呵护,可家长们需要工作,需要经济来源。他们可以做自己适应的工作,到工厂上班,在家做一些来料加工之类的手工活,干推销员、促销员,甚至当保姆等都可以的。想来南京打工陪读的聋儿家长,或是愿意帮助许女士等聋儿家长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与晨报84701110热线联系。
大家一起努力,给他们一个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好,聋儿们也就多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