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生日快乐……”10月23日中午时分,在郑州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的院子里,优美动听的旋律久久回荡。
院落的主人——民间工艺美术家王玲正在为她的聋哑学徒楚晓静过22岁生日。在这充满爱心的温馨时刻,小楚感动得泪花闪闪……
义收学徒传技艺
王玲自幼喜欢画画和雕塑,因泥塑艺术结缘张存生并结为伉俪。1986年,张存生被黄河游览区特聘为职工,王玲也随丈夫千里迢迢从安徽老家来到了黄河游览区,潜心钻研失传的澄泥砚。
2000年4月,张存生病逝,王玲承受着巨大悲痛,默默地完成丈夫的未竞事业,相继创作出黄河金沙泥茶具、大型砖雕等一系列堪称“中原一绝”的黄河金沙泥工艺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艺术博览会,获得国内外70多项荣誉,她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黄河金沙泥艺术很快名扬四海,许多人、特别是一些残疾人慕名向王玲拜师学艺。一天,18岁的聋哑姑娘贾金萍在姐姐的陪同下,从许昌农村来到黄河岸边,找到王玲请求学艺。小贾不到一岁时,因一次发高烧打针不慎致残,从此生活在无声世界里。
王玲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贾姑娘,发现她的眼睛大又亮,透露着聪慧,有一双灵巧的手,只是听不到声音,顿时一股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当即收下了这位残疾姑娘。
从此,王玲手把手地教她学泥塑技艺。由于不能直接进行语言交流,每创作一件作品,王玲都要先反复演示,同时将一些要求写在纸上,还用手比划表达,然后让她自己创作。作品创作出来后,王玲又精心修改。
时间一长,心灵手巧的小贾学会了泥塑技艺,还结合自己的想像力,不断丰富作品的画面。创作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老鼠背着一桶金”、“鼠年大丰收”等艺术品,生动形象,精巧漂亮。她还把艺术融入计生文化中,创作了“同在蓝天下”的泥塑作品,深受育龄妇女的喜爱。今年四川发生大地震后,贾姑娘创作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泥塑作品,发出了残疾人的心灵呼唤。
让我叫您一声妈
石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双下肢站不起来,走路全靠双臂撑着地慢慢移动。2006年8月的一天,小石的父亲专门从河南武陟给王玲打来电话,诉说孩子的不幸遭遇,并想让孩子拜她为师。
听着电话那头孩子老父亲恳切的话语,心地善良的王玲爽快答应收这个孩子为学徒。
次日,小石的父亲把18岁的残疾孩子送到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
“需要多少学费?”老石轻声地问。
“残疾人来这里学艺不收学费。”王玲抚摸着石强的头怜爱地说。
“生活费要交多少?”“吃住都免费。”王玲真诚地说。
转眼快到春节了,石强流露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王玲了解他的心思后,专门用车拉着石强到市里的大商场,为他购买了一套时新的服装。
营业员对石强说:“看妈妈待你有多好呀!”
当营业员知道王玲是小石的老师时,当即表示也要为残疾孩子献点爱心,就把这套衣服便宜一半卖给了小石。
“老师,您待俺胜过自己的亲爹娘,让我叫您一声妈。”当王玲弯下腰给小石穿衣时,石强动情地说。 “孩子,过年都要穿新衣,这是老师应该做的。”王玲笑吟吟地说。
“妈,俺和您一起合个影吧。”
“行。”王玲蹲下来,搂着小石的肩膀,这对师徒的笑容在瞬间定格。
爱心绵绵无穷期
王玲在传授艺术的同时,十分注重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求他们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把悠悠爱心倾注在孩子们身上。
16岁的聋哑男孩郭坤,成天不在家,到网吧上网,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他的爸爸管不了,但又怕他出事,整天提心吊胆。去年夏天,郭坤的母亲专程从安徽把他送到了王玲处。
在教他学艺的同时,王玲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他。平时,经常买些他喜欢的小食品给他吃;一有空就用纸和笔与他聊天,教育他用自己的智慧养活自己;还让别人也处处关心他,让他感觉到生活在大家庭里很温暖。
王玲慈母般的关爱,终于感化了郭坤,开始安心学艺,没多久,就掌握了泥塑的一些基本知识,临摹一对兔子在草地上吃草,形象逼真,神态可爱。王玲就把他拉到作品前,伸出大拇指夸奖和鼓励他。
小郭高兴地笑了。王玲从他兴奋的眼神里,看出他有了成就感。
这几年来,王玲先后收了5名聋哑、1名肢体残疾人为徒,最小的16岁,最大的22岁。她手把手地教他们学技艺,并注重用艺术为社会服务,经常围绕计划生育、扶残助残、新农村建设等内容搞创作。
“把黄河金沙泥艺术继承下来,服务社会,这是我的心愿。我还想多培养些这方面的孩子,为国家和家庭减轻负担。”采访结束时,王玲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