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聋人看病难沟通亟需解决

  由于许多医护人员不懂口语,我市16.7万名聋哑人在医技条件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正遭遇着“看病难”。市聋人协会负责人胡晓峰说,沟通障碍甚至可能造成医生误诊,希望作为服务单位的医院能有“手语导诊”,市残联愿意给想学手语的医护人员提供免费培训。

  事件 “指手画脚”半小时 总算弄清咋回事

  阿福今年65岁,聋哑人,家住皮市巷。

  昨天上午,记者在一家省级医院门诊大厅遇到他,他正一个人拿着病历本、打着手语向服务台咨询。护士摇了摇头表示看不懂,并拿出一张纸让他写下来。

  “消化内科在几楼?”获知在4楼后,阿福用纸和笔与记者交流。“昨晚开始肚子痛。”他“说”,以前他每次到医院,都由家属陪着做翻译,但老伴去年过世了,前天儿子又出差了,今天他只能自己一个人来看病。

  排在阿福前面的有4个患者,记者陪他在一旁等候着并留意了一下医生问诊时间,平时每个患者10分钟不到。轮到阿福了,医生问他什么毛病,他打了个手语并拿出了先前和记者交流时写下的字(肚子疼)给医生看。医生笑了笑,“不懂手语”。在纸上写下:什么时候开始痛的,哪个部位?本来是一句很简单的话,用文字写起来就特别慢。“昨晚2点钟左右。”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右腹部。

  接着,医生开始询问疼痛感、既往病史等问题,阿福一边写字一边用手比画着。后面的病人逐渐排起长队,过了半个小时,医生才基本弄清了他的病情,让他先去做个血常规检查。

  “应该让家人陪着来,这样怎么交流啊?”医生叹息,等会检查、收费还有得折腾呢。

  其实阿福还算好,会写字,如果遇到不识字的聋哑人,缺少手语翻译的情况下,估计医生会更加一筹莫展。

  调查 医院里专业懂手语的人很少

  “我们医院还没有对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手语培训,不过招新人时会留意这个特长。”省中医院副院长吕宾说。

  随后,记者采访了数家省级医院,大部分表示没有培训过手语,“前年,我们对挂号收费、急诊室、门诊服务中心、药房等窗口科室人员做过培训。”省立同德医院相关负责人说,但对医生的培训还没开展。

  随后,记者又调查了市级医院,近一半有过手语培训,但主要集中在窗口服务人员和护士,学的也基本上都是简单的交流语,医生来学习的就很少了。

  “三年前,我们全院都做过手语培训,而且重点学的都是医学方面的手语,比如:‘你哪里不舒服?头痛吗?胃痛吗?有没有影响到食欲?’之类的,足足学了一个月。巧的是,刚培训完手语知识,耳鼻喉科的医生就碰到了一位聋哑病人,那次就诊,双方交流比以往便利了许多,真的是现学现用了。”市中医院院办工作人员说。

  省中山医院中内科主任申屠晓良说,由于不懂手语,遇到聋哑人来看病就要更加仔细,中医讲究的“望闻问切”中的“闻”、“问”被迫缺失,“幸亏现在检查仪器多且先进,提高了诊断水平。”

  呼吁 医院能否配备手语翻译?

  杭州市聋人协会的负责人胡晓峰也是聋人,记者通过手机短信对他做了采访。

  “聋人看病比健全人要困难,特别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一般我们都让亲朋好友陪着去。由于沟通的障碍,被误诊的例子也不少,比如肚子痛,可能是肠胃炎、也有可能是胃病,但聋哑人难以表达清楚,医生就有可能诊断错误、开错药。”

  2006年杭州市第二次残疾人普查显示,全市有聋哑人共计约16.7万人,和阿福一样遭遇的情况可能天天在发生。市残联培训中心职业培训科卢一鸣介绍,去年该中心为杭州大厦、戒毒所等单位,培训手语1000余人次。手语是一门语言,医生掌握基本用语不难,但医学专业术语多,想在短时间内精通医学手语比较困难。但如果窗口人员能懂基本手语,或者医院配备数名手语精通者,会不会让服务显得更人性化呢?

  “如果医院自己有熟练的手语翻译,一有聋哑患者就派他去沟通,这样挺合适的。”一位医院办公室负责人说。卢一鸣也表示,如果有医护人员愿意学习口语,残联培训中心可以提供免费的老师和场地,人多的话还可以上门指导。

  获知这一消息后,省中医院吕宾副院长明确表示,会动员并鼓励医护人员学习。如果您也有这样的兴趣,可以拨打本报健康热线85052876报名。

  他山之石 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

  日本很多医院都配备了专门的手语翻译,翻译还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询问病情专业又仔细。于是,这些医院也因此吸引了周边所有的聋哑人;温州第二医院和曙光医院,设立了专门的聋哑人“手语门诊”;广州某医院配备了3名专职手语“翻译”,随同聋哑人挂号、候诊、看病、拿药等一系列就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