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资讯

专访吴皓—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政策解读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经历10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发达地区大范围(以省市为单位)的普遍筛查模式已经建立,筛查区域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概念已深入人心。
                                                        ——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专家组组长 吴皓
        2010年10月24—28日在上海市举行的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干预》项目启动会上,确定了首批19个省市先行全面开展和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干预工作。这一举措将进一步促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干预项目在全国的开展和规范化,标志着国家层面上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正式全面展开。
        2011年1月,聋康网就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政策采访了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专家组组长吴皓教授。在他看来,政府的大力支持将有力促进中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朝着更广、更深和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下是采访内容。
        聋康网:我们知道,2010年政府推出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推广”项目,这一项目有哪些亮点?对我们今后工作的开展有哪些指导意义?
        吴教授:在这一推广项目中,亮点之一就是强调“标准化”的建立。这一点,也是今年工作的重心,那就是要在各地建立规范化的机构、推广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完善全国性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逐步提升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水平。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最终实现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先天性听力障碍防控体系,从整体上降低我国先天性听力障碍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聋康网: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现阶段我们采取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有哪几种?
        吴教授:我国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差别较大,很难以用一种普遍听力筛查模式来实施,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婴幼儿听力障碍筛查模式。为了能够将不同区域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发现的年龄提前,提高干预率,降低致残率,我们将建立一套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开展情况的综合评估体系,将地理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和偏远地区,将层次分为城市、乡镇、农村,根据综合评估得分,来建立有针对性的不同的筛查方案、策略和模式。尤其是通过培训乡镇卫生人员基本听力筛查知识,利用我国妇幼系统建立儿童听力保健网络。现有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包括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目标人群听力筛查、儿童保健网络听力筛查、高危因素登记随访。
 
        聋康网:在当前政策指导下,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吴教授: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经历了10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发达地区大范围(以省市为单位)的普遍筛查模式已经建立,筛查区域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概念已深入人心。
        1.技术方法日渐成熟
        1)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技术(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技术)已成熟,并在我国已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区域广泛应用。
        2)在技术上我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实施确定了两步筛查策略。
        3)总结并建立了多种筛查模式,开展了以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为主导的模式,针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筛查模式对应不同的筛查策略,已经积累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经济条件的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有效的运作模式和经验。
        4)制定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建立并完善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
        2.政策支持不断加大
        1)2009年2月卫生部发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 》部长执行令(卫生部令第64号),明确新生儿听力筛查为全国新生儿三大疾病筛查之一。
        2)2009年4月卫生部成立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专家组。
        3)首批将建立26个听力诊治机构、19个听力筛查中心。
        3.专业支撑不断完善
        1)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环节的专业人员培训,各级人员的准入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健全,多学科人才队伍也已初步形成。
        2)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区域都设有相应的听力筛查机构,听力筛查管理中心,较规范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已接受筛查转诊病人。
        3)已初步构建了从听力学到耳科学的基础研究、听力诊断评估、耳聋疾病的治疗和干预、语言与智力评估、遗传咨询和基因突变检测到听力康复(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植入等听觉及言语康复训练)等完善运作体制。
        4)筛查队伍由多学科人员包括耳科医师、听力师、言语病理学家、遗传性耳聋咨询医师、小儿神经科医师、基础研究人员、实验室技术员以及网络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格局,以及耳聋诊治和预防体系也正在逐渐形成之中。
        聋康网:作为全国新生儿听力筛查专家组组长,您认为我国现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政策需要做哪些完善?
        吴教授:1.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在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争取将新生儿听力障碍疾病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应该积极争取将新生儿听力筛查后续诊断、治疗和康复列入医保报销的范围或者是基本医疗服务。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定能大幅度降低患儿家庭的医疗费支出,大力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推广实施。
        2.强化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      目前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带有很强的区域性行为,各区域各自为政,缺乏全国性的筛查策略。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各环节专业技术人员也要积极地与行政人员及时沟通,做到统一管理、职责分明,强化责任意识。听力筛查只有在拥有完整的组织构架,完善的管理体系的区域才能真正是有效的。
        3.多种筛查模式并进      全国各地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极不平衡,呈现东部地区开展较广,中西部地区开展少;城市相对开展较好,而农村及偏远地区则极少开展的现象。因此,针对我国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差别较大,很难以用一种普遍听力筛查模式来实施的特点,因此针对不同区域应该采用多种筛查模式并进的策略。已达到能够将不同区域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发现的年龄提前,提高干预率,降低致残率。
        4.机构设置、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      新生儿听力筛查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卫生、教育和残联部门共同协作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筛查、诊断、干预及康复效果评估应尽可能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各省市应成立统一的听力筛查管理中心,各省市还应建立规范的听力障碍诊治机构以接受筛查转诊病人。同时,充分利用儿童保健网络,开展追访和儿童听力保健工作。
        此外,新生儿听力筛查各环节的专业人员培训,各级人员的准入制度和质量控制尤其重要。
        5.质量管理体系(筛查网络化信息平台)的建设      目前筛查数据资料上报比较混乱,缺乏统一规范,数据资料收集不全。大规模的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收集完整资料和数据,因此建立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