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聋康专访:EARS言语听觉反应评估

《言语听觉反应评估》是一套由10个项目组成的测试系统,它包含8个测验和2个问卷,用于评估被试者对日常环境声和言语声的听觉反应。其评估结果可以检验人工耳蜗植入或助听器配戴的有效性,同时记录随着时间推移听觉能力的发展变化过程。

——专访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康复教师王丽燕
听障儿童在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行为是如何发展的?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奥地利MED-EL公司在Dianne J. Allum-Mecklenburg 博士的指导下,于1996年推出了一套综合测验,即《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valuation of auditory response to speech, EARS)。设计该测验的目的是监控声音和言语感知的过程,为3岁以上的人工耳蜗植入者(事后证明同样适用于助听器配戴者)术后调机和康复提供帮助。
2003年,听力学家Maribel Bondoc Mueller将这套评估系统介绍到中国。2004年,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成立专项课题组进行汉语版开发工作。为了使评估系统更符合汉语语言习惯及中国文化特点,课题组专家对原测验中的许多词汇和句子进行了修订。同时,考虑到声调在汉语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增加了一项新测验——封闭式声调测试,用于考查聋儿识别不同声调的能力。2006年10月,该评估系统的汉语版(试行版)正式出版。迄今为止,EARS已经在全国广泛应用,并被列为国家项目定期评估的一部分,覆盖了全国所有省级中心以及部分地市级中心。
《言语听觉反应评估》是一套由10个项目组成的测试系统,它包含8个测验和2个问卷,用于评估被试者对日常环境声和言语声的听觉反应。其评估结果可以检验人工耳蜗植入或助听器配戴的有效性,同时记录随着时间推移听觉能力的发展变化过程。
8个测验是直接针对听障儿童进行的测试,其内容设计遵循听觉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察觉—分辨—识别—理解,测验的难度逐渐递增。评估所使用的声音材料绝大部分是言语声,小部分为环境声。康复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每一项测验成绩,推断儿童听觉能力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见表1)
2个问卷是面向老师和家长进行的间接测试,分别从听觉和言语的角度反映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发展情况。每份问卷包含10个题目,这些题目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儿童听觉、言语发展的水平。通过对听障儿童家长和康复教师进行定期访谈,评估人员可以了解到听障儿童在自然情境中听觉言语发展的状况。(见表2)
涉及到具体应用,《言语听觉反应评估》强调,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提供任何视觉线索,因此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要避免唇读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视觉提示。尤其是在开放测试中,因为没有任何卡片或物品放在听障儿童面前,他们会习惯性地看评估人员的嘴或面部表情。这时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措施确保儿童是靠听觉做出的反应。
其次,《言语听觉反应评估》的每项测验和问卷都有其适用的年龄范围,但仅仅是推荐年龄,评估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根据受试者的具体情况予以调整。 例如,1名4岁的听障儿童1岁时就植入了人工耳蜗并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其听觉言语水平已发展很好,评估人员也可以考虑给他做4岁以上的项目。
与其他很多评估工具不同的是,该系统提倡实施动态评价,即对同一儿童定期、多次地评估,通过前后结果的比较,全面考查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发展的情况。评估过程中记录的大量信息可以让康复教师和家长明了孩子的发展特点,为康复计划的制订和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采访中,王老师特别提示,正确应用《言语听觉反应评估》考察儿童言语、听觉发展状况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家庭康复环境以及孩子个性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比如,当两名听障儿童情况基本相同:如生理年龄、智力、配戴助听设备时的年龄、助听效果以及康复经验等大致相当时,如果同期评估结果存在差异,上面提到的相关因素就要列入考查范围并加以重点分析。

作为一项非常全面的标准化评估工具,《言语听觉反应评估》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多次评估,使康复教师和家长能够摸索出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发展的动态规律,为有针对性地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比如:标准化方面,需要开发配套的标准评估软件。当呈现的刺激声在音量、音长、音强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计分程序也自动化时,将会规范评估流程、减少评估人员的工作量;另外,作为一套从国外引进的评估系统,中文版EARS所采用的词、句等材料需要进行标准化鉴定,即是否符合原版的设计理念、符合汉语语音特点等。

表1.《言语听觉反应评估》的测试结构


表2.《言语听觉反应评估》问卷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