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康复知识 教学园地

建立合理期望有效使用数字助听器(二)

文章结合与助听器相关的基本概念,详细阐述了购买一个助听器的过程并不是只买一个机器这么简单,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产品服务链。首先要得到就近的专业的助听器服务,如此,使助听器达到合理有效的期望值。

继如何建立合理期望来有效使用数字助听器(一)之后,本文由嘉兴益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张朝英等结合与助听器相关的基本概念,详细阐述了购买一个助听器的过程并不是只买一个机器这么简单,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产品服务链。因为一个助听器从其功能的设计角度讲是不能全面满足患者的需要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助听器的品牌或价格,而是首先要“得到就近的专业的助听器服务”。
以下是文章的内容:
在进一步讨论助听器技术设计之前,需要理解一些术语和概念。以便使用者和设计者能用共同理解的语言来交流信息。助听器的工程设计首先是需要对 “听力损失”的概念有一个清楚的理解。而对于一个消费者,无论在任何地方购买助听器,如果当你买到机器后都没有听到过“听力图”这个词,那就很有问题了。因为这就像你需要在黑暗中走向一个目的地而不用灯,那只能靠猜测来完成旅行并到达目的地。助听器实际上是一种医疗器械,以补偿特定的听力损失为目的,并且被设计成要在日常生活中长时间配戴。更重要的是,由于每个患者的听力损失的种类和程度都不同,生活中的听力需求不一样,所以它是一个需要个人订做的电子医疗产品,要对它进行特定的验配和调整。否则它就不会有效或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主要的验配调试都是围绕配戴者的听力损失进行,即所有的助听器都被设计为需参考并根据患者的听力图进行验配调试,然后才能使用,因为听力图里包含的是用户的听力损失信息。图1展示的是一个听力损失的测试结果图。患者可在医院或验配机构进行听力检测后得到这些数据。

这个图中同时介绍了听力检查后得到的听力图中的几个关健基本术语:最小声阈(听阈)、最大声不舒适阈、频率、听力范围。“最小声阈”是指个人能感知的最小声音的大小,它的测量单位是纵坐标声压级(分贝);“最大声不舒适阈” 是指个人能容忍的最大声音的大小。“频率”是显示我们所听到声音的高低音调成分,因为我们每讲的任何一句话或发的一个音都不是纯音,而是包含很多不同频率的纯音成分。例如即便是一个我们听到的最简单的言语音符/i/,它也包含了很多至少从低音200到高音3000赫兹的许多音频成分(横坐标(赫兹)是用来表示频率的物理单位)。如果我们在每个频率上把最大声不舒适阈值减去最小声阈值,就得到了我们的第4个概念“听力范围”。通常我们人类能感知的最大频率范围是从20赫兹到20000赫兹,但实际言语有效频率范围在200到6000或8000赫兹就足够了。图1显示的不是我们通常在医院见到或听力师给出的听力图形式,而是把一套同样的听力测试数据用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以便让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听力损失状况。图1左边的图形显示的是正常听力状况并可由一个直观的近似正方形的面积图表示出来;简单的说就是正常听力人群可听到所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包括频率高低与音量大小。而图1右边的图形显示的是一个最常见的听力损失状况(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并由一个与左图比缩小了的面积图来表示。与图1左边的“正常听力范围”面积相比,右边的缩小的或是“剩余的”听力区域与形状清楚的显示出常见的听力损失主要体现在最小声阈,而且通常每个人在每个频率的损失可能会不同。另外听障者的“最大声不舒适阈” 通常是与正常听力者差不多的,也就是当我们正常人感觉一个声音非常小时,听障者可能听不见,而感觉同一个非常大的声压级的声音时,听障者的感觉与正常人是差不多的,也是非常大。因此听力损失的主要特征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注意到的最小声阈在不同频率的提高(小声音听不到),它还同时包括缩小了的听力范围。最小声阈和最大声不舒适阈就像一个房间的地板和天花板,当地板上升了空间也随之缩小了。

图2是临床常见的听力图形式,而与图1最大的不同是纵坐标声压级单位的大小标识上下调换了一个方向。同时在该图中,左侧的纵坐标单位表示的是听力损失程度,而不是图1中使用的声压级。它是将图1中的左边与右边合起来得到的:即把每个听力障碍人士能感知的最小声阈的声压级减去正常听力人群能感知的最小声阈的平均声压级而得到的,单位为dBHL。换句话说,图1与图2使用的是相同的一组测量数据,但不同的显示方法。而图2中的整个图形区域面积代表了如图1左部分正常听力的最大范围区域包括声音大小及相应频率。这时任何在图2中的一个数据点,如在1000赫兹与50分贝,就直接代表在1000赫兹有50分贝的听力损失。而在图2正常听力范围中还有一个“香蕉”型的小型阴影区域,这就是业界内通常所说的 “正常言语香蕉图”。这是一个重要的助听器设计与验配需要参考的图形与数据。
言语香蕉图表示的是正常听力的成年人在用正常讲话发音能量的情况,它包含所有能发出的语音所需的声压级范围与全部声音成分的频率范围,而且这是平均值。从其在图2正常听力内占有的范围大小可以看出,两人正常讲话交流时(间隔1米)音量及频率大小只需正常听力范围的一小部分,而且在0-120dBHL范围内主要集中在中低声压级的水平,其它大部分听力范围是用不到的。它同时间接地显示人在讲话时言语信息中的声音大小与频率成分一直在随时间做动态变化,且大部分言语信息都包括在大约30分贝和从125赫兹到6000赫兹的“言语香蕉”范围内,而不像我们的视觉是以某个常数值界定正常状态的感官。这就是为何跟矫正视力的眼镜相比,助听器要复杂得多,并需要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从助听器功能设计的角度讲,根据图1中左右两个听力范围的不同形状与大小,在理想情况下助听器的主要功能应是能够把正常的听力范围内的原始外界声接收到,然后把接收到的信号根据个人的听力损失状态进行处理和放大,然后压缩到一个更加窄小的受损后剩余的听力范围内(图1右)。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助听器的基本功能是不能治愈听力损失(恢复到正常的大听力范围),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听力损失,让以前听不到的原始声音信号以一种不同的形式听到。同时为了让助听器有效,听力障碍人士至少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残余听力范围。如果是全聋没有任何残余听力时或者是极重度聋只有非常小范围的残余听力时,助听器对言语听力交流的帮助不大,因为如“言语香蕉”图所示,言语信息的有效声音传递,需要一定的剩余听力范围。
既然助听器并不是适合所有听力损失者,那么对于有听力损失并希望得到帮助的人来讲,第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是确定助听器是否对他有用。而且对那些适合配戴助听器的听障人士来说,在选择助听器前,也需要做两件事:首先要接受检查诊断,排除各种可治愈的听力相关问题,然后得到准确的听力损失信息。另外从助听器功能设计的角度讲,除了处理声音信号,助听器的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可调性,用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听力损失与佩戴者需求。而这个可调性主要是设计给专业验配师用的,因此在整个助听器购买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助听效果,客户需要专业的助听器验配师用以帮助听障人士选择调试合适的助听器,并有效地补偿每个不同的特定的听力损失与需求。
对于助听器的设计者来讲,从工程设计的角度要达成他的理想设计目标,即让助听器能帮助听障人士补偿听力损失并使用户满意,这个任务是极为艰巨的。特别是很难满足听障人士的期望值,因为在整个助听器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未知与不可控因子。例如当听障者对其配戴的助听器进行评价时,这个过程除了对助听器的电声特性做直观评价外还包括大脑思维活动,如对助听器的效果预期。换句话说应该是基于一个完整的人类听觉系统的工作加大脑思维的过程。图3展示的是一个概括性的简单“感知评价过程模型”,用几个尽可能简单的步骤来描述和理解当我们在感觉到言语声音信号后如何评价所收到信息的这一过程。

从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到,在整个评价听觉感知过程中,助听器所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只是在最前端帮助整个听觉系统提取或加强原始声信号。而在对助听器的声信号输出得出的最终主观评价前,这个输出声音信号还要通过最少3级的信息处理:声信号最前端感知与听力神经元声电信号转换,听力神经系统信息传输与调控,大脑神经系统对声信号的感知辨别处理,然后才是大脑神经系统的主观思维判断。而除了助听器,这几个层级都是不可控的。由于增加了不可控或不可预测因素,使得助听器配戴的效果也更具有主观与不可预测性。例如,假设3个有相同听力损失者佩戴了相同助听器并设置了相同的特性,然后听同一句“你好”。当助听器把 “你好”的言语信息传输给这3人后,一个中国人可能评价认为这个助听器好;而一个非洲人可能认为听不清或因为不懂,就认为这个助听器不好;而一个80岁老人家由于感官思维退化/迟钝,不能及时迅速理解声音的意思,因而认为听不清,也可能认为这个助听器不好。这就清楚的表明了助听器行业的产品特殊性,即使是所有客观技术指标都一样的产品,但对于用户来讲它还是不一定能满足实际患者需求。另外产品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它不同于大家熟知的其它家用电子及医疗消费品,如一个手机或是一个血压计,其具有通用性与短时使用性。助听器需要个人的“量身定制”,并需要在各种日常生活环境中长时间配戴与维护(3-5年或更长)。
通过图1的听力损失状况,图2的听力图与正常言语信号范围,和图3的听觉感官模型与以上的例子,就形成了助听器设计者考虑的产品基本使用效果。这个基本使用效果就是助听器能否满足2大方面效果:一是助听器的信号输出能否把图1左边的正常声音范围经过处理后完整的映射到右边的缩小变形的听力损失后剩余的声音范围内;二是助听器配戴后在达到了第一步的效果后能否让模型中这些大脑思维活动系统能准确认知声音信号中的言语信息。对听障者而言,助听器只是给更高层级的听觉感知系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输入,而这个更多信息输入的代价是把原始信号经过变形处理。就从科研的角度讲,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们人类对于自己的大脑听觉处理机制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这也就很难使设计出来的助听器能更好的让大脑提高主观满意度。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我们还不能将助听器的设计目标定为不实际的能完全满足听障人士需求,而是将其定为更简单、可控制和可能实现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用助听器帮助佩戴者补偿听力损失,进而改善其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流能力。更具体地讲,用助听器将图2中正常言语香蕉图范围内的言语信号根据听损程度把它们处理放大后能完整地映射到更小更窄的范围内(如图1右),然后同时让配戴者感到舒适。而这个设计目标与基本实现步骤也是希望专业验配师能遵循并帮助听障配戴者实现的。
从技术层面来讲,如前面提到的,现代数字式助听器,不论是何种类型或品牌,简单来讲基本上是一个声信号处理系统:它依靠一个接近或位于人耳的麦克风接受周围环境声音做为输入信号,接着利用电子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方法处理该信号,然后将处理后的信号由位于鼓膜附近的传声器(一种微型喇叭)转换成声音信号(输出信号)。对于助听器技术开发人员来说,这个最后由传声器发出的输出声信号在经过处理后应具备大致两方面功能:首先,助听器应能通过处理改变原始输入信号对配戴者听力损失进行补偿,处理方法如使用多通道宽动态范围压缩(WDRC)来自动调节音量,并通常调节改变通道数、曲线拐点,释放时间常量等来适应不同的听力损失状况;第二,处理器能对原始输入声音信号内容本身进行分辨与增强,使处理后的输出信号更智能、舒适和适合地适应收听环境,例如市场宣传方面听到最多的各种高级性能,像降噪技术、言语保真与加强、电话信号增强技术,等等。
然而以上提出的这两大设计功能要求,仍然属于理想的设计目标。因为助听器在实际实现任何以上两个主要功能的同时也会产生某些不利的副作用。例如在实施听力损失补偿功能时,助听器设备会主要放大小声信号并将其“挤压”到患者更窄的剩余听力范围内(如图1),这就意味着它需扭曲原始声信号。虽然患者在戴上助听器设备后能听到以前听不到的声音,但是他们接收到的信息是对原始声信号进行了改变的信息,这就要求使用者要能够最终辨别出原始声信号原来所代表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初始佩戴阶段,这种放大处理过的声音可能是不熟悉的、甚至不舒适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初次戴助听器后认为嘈杂不舒服。因为在佩戴者真正体验到助听器的最佳效果之前,大脑需要时间来适应一是扭曲了的原始声音,二是更多的声音信息。所以整个助听器的购买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并需要有专业验配师的专业服务来帮助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型号,根据每个人听损的种类与程度以及个人生活需要进行调试验配,然后指导用户适应新的声音,这样才能达到真正补偿听力损失的作用。而对于第二种助听器的信号增强功能的实现,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是源于电子器械本身的局限性,而另外是在使用工程学中信号处理方法时所连带产生的,因为任何对原始信号的增强处理同时也会使得目标信号产生不同程度的失真。而且这第二部分的功能设计的本意是希望能模拟或替代我们正常听力系统的一些功能。
对于一个听力正常系统,由于我们随时都处在声的“海洋”中,而不能像眼睛一样可随时把声音关掉,这就意味着我们自身的正常听觉系统会接收所有环境声音,然后我们的大脑在很多情况下将自动地相应地进行分析处理,例如在嘈杂的声环境中主要接受目标信号,而忽略(滤掉)背景噪音。然而目前市场中在快速发展的多种类、多性能的现代化数字助听器中,任何一个言语信号加强功能,如降噪、多麦克风、啸叫反馈抑制等,都会对原来的言语信号产生某种破坏。所以在实际助听器功能实现过程中,就需要一种在得到的益处与受到的损害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但因为听力环境的复杂性与每个患者的个人喜好与特殊需要等,助听器的这类功能也需要进行合适的选择与调配。所以如果患者希望依靠助听器来实现一部分信号分析和处理工作,例如分析哪些是噪声,哪些是更为重要的目标声源信号等,就需要由验配师帮忙选择具备相应性能的助听器,然后再让验配师根据制造商的具体说明来正确地设置这些助听器功能。不过到目前为止,整个听力工业界还没有关于助听器这些高端产品的各种性能的统一设置及执行标准。例如,厂家A与厂家B都申明有强大的多麦克风方向性,但它们的实际效果可能会相当不同。这就要求验配师根据配戴者的具体需求,同时根据各自厂家的不同调设方法来设置这个性能。更重要一点,助听器配戴者需要由验配师来指导用户正确评价与辨别助听器所带来的实际效果,比如患者的语音交流能力与生活质量是否得到增强,以及实际配戴者本身对加强功能的可接受程度。
通过前面介绍我们知道,购买一个助听器的过程并不是只买一个机器这么简单,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产品服务链。当前助听器的首要设计目标是实现基于在有准确的听力损失数据条件下来帮助听力障碍人群提高日常生活中言语交流能力。而且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即使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数字式助听器,它依然还有很多局限性与不足。但对于最常见听力损失种类的超过80%的听障人口(感音神经性)来讲,助听器依然是最有效的补偿方法与帮助工具。然而目前的市场现状是,各种助听器的品牌、型号、产品特征以及巨大的价格差异让大多数消费者无所适从。那么消费者该如何得到正确信息,做出正确决定而不是淹没在这个“信息海洋”中?买一个名牌或一个贵的助听器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从以上的文章介绍,本文的答案是,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要买到助听器,而且也要买到相应的专业服务,因为一个助听器从其功能的设计角度讲是不能全面满足患者的需要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助听器的品牌或价格,而是首先要“得到就近的专业的助听器服务”,不管是在验配店,或是门诊,或是服务中心,或是医院。也就是说你在哪里购买助听器,你需要在那里得到便利的前期与后续的服务。
就目前的市场结构来讲,一个助听器产品在从制造商到消费者的过程中,同时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中间验配环节。在有成熟听力基础的发达国家这一环节主要由不属于任何厂家的助听器验配店与合格的验配师来承担,即一个验配店可根据患者需要销售任何品牌的产品,同时提供包含着整套的专业测听、调试,以及后续的康复、机器维修、咨询等服务。而对于每个品牌的制造商来讲,不论是否有名,也不论企业大小,他们都在试图开发制造出能够满足大多数听力损失患者的多功能助听器,然后卖给验配商,而不是针对满足每一个特定患者的。所以当一个厂家推出一个新的系列产品时,在卖给最终用户前,制造商们承担着另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在门店、分销商或另外一些需要验配助听器的地方培训验配师,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所推产品,同时培训他们如何调节新产品中各种不同的功能来适应不同的听力损失人群。也就是说,一个厂家通常直接面对的客户是助听器验配师。而对于每位听力损失患者或最终消费者来说,是这些助听器验配师在提供直接的第一线服务。因为就在这些验配地点,一个厂家的多功能通用的助听器才会由专业的验配师根据每个个人的听力损失情况、生活方式和特别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调整配置。而这个专业服务环节,也是助听器功能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确实出现了越来越多用于解决或是缓解诸如听力损失等问题的图径和方法。但是,由于缺乏对相关技术信息的认识,公众消费者也可能对这些高新技术产品的作用产生不当的期望与使用,从而限制了这些高新产品的实际功能的发挥。助听器就是一个明确的例子。不可否认,现代数字助听器是一种纯粹的高技术设备,因为它的软硬部件中融合了当今科技前沿的芯片技术、微电子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但是我们还缺乏对人类更高神经中枢的听觉处理功能的理解,因而其实际的验配与使用就非常依赖专业的测试和对应的服务。如果缺乏对助听器科技与产品的正确认识,同时又缺乏专业的服务,这就往往造成一是助听器功能的充分发挥受到限制,二是使用者满意度偏低。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为了真正能从助听器的使用中获得最佳效果,一个主要前提就是应该了解并认识到这些助听器的基本实际设计目标与功能,还有它的局限性。虽然现代化数字式助听器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它仍然是当今解决大多数常见的听力损失问题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