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康复知识 教学园地

由单一化走向一体化教学的听障儿童康复模式

在全纳性教育观念的指引下,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问题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受到了关注和重视。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邵建成老师从学前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现状和目标、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一体化教学的听障儿童康复模式。

文章作者: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邵建成

摘要:学前听觉障碍儿童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是从建立语言意识开始的。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有教学形式的单一化的现象,重视对听障儿童的言语矫治和听力训练,而忽视了集体课的教学,误以为个别化教学就是个别训练,个别化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康复训练形式,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个别化教学的认识,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在全纳性教育观念的指引下,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问题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尽可能的让听障儿童充分地参加正常儿童的活动接受学前教育。

关键词 康复教育 康复教学方法 个别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

一、学前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现状和目标

(一)学前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目前全球至少有2.5亿人有致残性听力损害。在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人数最多,达2780万人,居各类残疾人之首,其中儿童患者约200万人,7岁以下的聋儿80万。新生儿听力损伤总发病率为9.52‰,发病数量在2万至3万人之间。加上婴幼儿和学龄前的儿童,我国每年新产生耳聋的儿童达到数万名。

我国聋儿康复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听障儿童的康复教育是以学前教育为基础,特殊教育为支撑的一个年轻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包括一般的学前教育,还有医学康复和治疗。是一门由多种学科交织而成的边缘性学科。

听障儿童的早期教育包括“早发现、早进行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早进行系统的听力言语康复”。目前我国听力障碍儿童有80多万,每年有康复教育需求的儿童3万多人,其中2万人左右可以在各类康复教育机构中接受到不同程度的服务。

(二)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目标

学前听觉障碍儿童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听觉障碍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目标决定教育活动及其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决定着对他们实施教育的内容和措施。

学前听障儿童的目标,应该同正常孩子一样,即把全面发展的要求具体实现在认知、语言、道德、社会适应、审美创新和良好的个性情感等方面。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良好的心理和语言的沟通。对于听觉障碍儿童来说,首先应有一个康复目标,这就是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培建他们有声语言的目标。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一)言语与语言发展

俗语说“十聋九哑”,在听力受损儿童成长过程中,语言是他们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最近有关研究发现,听力损伤达25分贝,就可对正在学习语言的幼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学习的困难是:(1)发音时收不到充分的听觉反馈。(2)无法从成人那里得到充分的言语强化。(3)无法听到成人正确的言语示范。

(二)认知与思维

听觉障碍儿童在认知和思维发展方面有这样一些特点:

1.无法感知视觉以外的东西,无法了解声音的强弱所代表的事物变化;
2.不善于感知事物的本质,不善于把握事物的统一关系;
3.不能保持知觉于语言的统一;
4.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完成口头指令。

另外听障儿童的思维发展有滞后现象。他们在很长时期内无法将感知和思维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他们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

(三)社会化发展
听障儿童在交往方面特点,他们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使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交流系统。他们对玩具、游戏活动的选择也有自己角色的特色、相互之间更容易获得认同感,更容易相互理解,建立自己封闭的、独特的“聋儿天地”。

三、现阶段的康复教学方法及出现的问题

(一)现阶段的康复教学方法

课程是教育的基础。课程为目标服务。一般来说,正常孩子的课程与活动,也适用于听觉障碍儿童,其关键就是要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为此,听觉障碍儿童学前教育还设置了一些特殊的课程。

1.听觉训练课程
听觉障碍儿童配戴了助听器不等于就会说话,还必须进行听觉和语言方面的训练。听觉训练包括启蒙的乐音训练和噪音训练,辨别声音特性的训练;学语期的语音辨析和言语模仿训练,语言的听觉理解训练和语言交往训练。

2.语言训练课程
听障儿童的语言训练是从建立语言意识开始的。然后是发音训练,积累词汇,并在边学边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加以巩固。通过在交往和使用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语言。听障儿童语言训练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从语言的形式开始,另一种是从语言的功能开始。

3.言语矫治课程
培养和建设听觉障碍的有声语言,不仅要让他们说得到,还应该让别人听得清楚。“言语矫治”就是要解决听障儿童言语不清的问题,从而让其他人听得明白孩子的话语意思。

“言语矫治”的工作实质就是帮助听障儿童掌握发音要领,即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现阶段人们比较注重有形的训练。即做言语动力器官训练的“呼吸操”,构语器官训练的“舌操”、“口腔操”,以及运用相关仪器辅助和器械辅助的个别矫治方法等。

4.律动课程
将“律动”作为一门课程用于听障儿童的康复与教育,目的是训练他们的听、动协调功能和视、动协调功能,以及平衡功能。

5.个别训练计划课程
一方面,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在听障儿童自身之间的差异很大,需要通过个别教育或辅导的形式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因此,学前听障儿童教育要设置个别训练计划课程。个别训练计划可以在集体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进行,更多的是单独进行。

(二)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在康复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听障儿童的言语矫治和听力训练,而忽视了集体课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只是注重了儿童在语言方面的发展,不利用儿童全面的发展。

2.个别化教学实施的误区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是特殊教育的一种,个别化教学同样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模式,为提高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效果起了积极作用。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育教学,但人们对个别化教学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家长和教师都对个别化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

(1)个别化教学就是个别训练
有人把个别化教学称为“一对一的训练”,根据就是个别化教学主要是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进行训练,这样的认识过于强调了形式,是不全面的。单就形式而言,个别训练应该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形式。我们应该注意到个别化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但不是全部的形式,还可以是一个老师对一组学生,一个老师对一个班的学生。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个别化教学,而不要局限于一对一这样的形式,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

(2)个别训练时间越长越好
为了适应家长的需要,康复机构和学校就将个别训练的时间越设置越长,由半个小时到四十分,再到一个小时。我们应该给家长解释清楚,个别训练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训练时的心情等等来决定,不能以我们家长或老师的好恶来决定,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因素。

(3)个别训练地点只能是个别训练室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都设置了专门的个别训练室,添置了现代化的个别训练设备,用来对聋儿进行个别训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有利于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但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个别训练的地点只能是个别训练室,而不能是其他的地方。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训练内容来决定训练的地点,比如,家长给孩子进行个别训练时,孩子情绪不好,完全可以带孩子出去玩,在游戏中进行个别训练,只要方法得当,一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4)个别训练成败的关键是老师
存在这样认识的人很多,包括语言训练教师、家长等。有位聋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容家长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一个孩子能否康复,70%看家长,30%看老师。暂且不论这样的说法是否准确,但至少可以看出家长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的重要性

我们不应该忽视孩子的主体作用,应该积极引导,合理利用孩子的兴趣;也不要忽视家长的作用,我们应该建立家长学校,培训家长,让家长担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充分发挥家长这个教育资源,共同为孩子的康复服务。

单一化的康复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但是听障儿童的康复教学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随着一体化康复教学的提出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和机构逐步由单一向一体化康复教学在整合与发展,越来越重视一体化教学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模式之中。

四、一体化康复教学的安置形态

(一)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
这种模式是指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接纳具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并针对每个听障儿童的不同需要制定个别化的学习计划,并进行个别帮助。

(二)设立中心的安置形态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设立听障儿童教育中心,使他们可以得到适宜的教育。通过这种安置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听障儿童在正常的大教育环境中生活,接触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言语语言的康复与矫治训练。

(三)对口活动的安置形式
所谓的对口活动模式,是指普通学前教育机构与听障儿童康复教育机构之间,或听障儿童康复教育机构内正常儿童班级与听障儿童班级之间,定期开展共同活动的安置形态。

五、一体化康复教学的组织形式及要求

(一) 一体化康复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体化教学的关键是采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从总体上看,多种教学形式交叉使用、灵活安排,是学前儿童一体化康复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只有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展好的儿童,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为发展滞后的听障儿童提供帮助,真正发挥一体化康复教育环境的优势。

1.集体教学活动
一体化的康复教学模式中,集体教学活动是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主要方式。在该类活动中听障儿童和正常儿童学习相同的内容,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康复教育机构和正常学前教育机构之间开展对口活动时,活动组织过程由对口双方共同准备活动,共同组织活动,兼顾听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两者不同的心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

2.分组教学形式
将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混合编成小组,开展专门的教学活动。这类活动人数少,可以给听障儿童更多的关注。在分组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正常儿童带动和帮助听障儿童,使他们在密切的交往中得到发展。

3.集体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形式
教师在集体活动时,重点关注听障儿童,有意识的多加提问,促进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其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正常儿童转变对听障儿童的态度,关心和帮助听障儿童。

4.个别辅导的形式
这是听障儿童一体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形式。个别辅导的教学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设立专门的个别辅导教室,由专任教师对听障儿童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由带班老师利用自由活动时间,对听障儿童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在真实而具体的环境中,引导听障儿童进行学习,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性格,增进教师与听障儿童之间的感情。

(二)一体化康复教学组织的要求

1.对教师的要求
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听障儿童尽早诊断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为听障儿童的下一步矫治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在教师从事教学期间,应充分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加强对前沿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第三,教师应该在听障儿童康复教学过程中,具备对听障儿童的耐心、热心、爱心、细心的职业道德素养;最后,教师还应该在听障儿童的一日生活过程中,教会儿童日常交往的技能,激发儿童与人交往的愿望和兴趣,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对家长的要求
家长在听障儿童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又其独特的, 而又不可替代作用,听障儿童的康复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和参与听障儿童的一体化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环境,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做到家庭教育与康复教学在目标,内容等方面的一致性。

3.对同伴的要求
同伴关系在听障儿童的康复教育中也有特殊的意义,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同伴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范例,对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伴关系能够满足儿童对团队归属感的需要,是他们在情感上得到同伴的支持而产生安全感,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使听障儿童在同伴关系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角色。

4.对康复机构的要求
康复机构承担着听障儿童的康复教学,必须培养专业的人员进行教学,为听障儿童提供充足的场地,如集体课教室、单训课教室、活动场地等。经费的投入,规范的管理工作,都对听障儿童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应该定时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获得专业方面的知识,才能达到与康复教学的同步。还应该整合家庭教育与康复机构的力量,共同促进听障儿童的康复与发展。

六、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听障儿童的教育与发展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听障儿童的教育是为了听障儿童的不同需要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的教育措施,从注重儿童的单一化教学到一体化的康复模式可以让听障儿童真正的融入主流社会,让他们接触正常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多种教学形式交叉进行,是学前儿童一体化康复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只有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发展好的儿童,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为发展滞后的听障儿童提供帮助,真正发挥一体化康复教育模式的优势。

document.getElementById(“Leyout101″).style.display=”none”;black toms wedges
borsa uomo prada
prada handbag
prada pumps
sneakers donna hogan
escarpins louboutin
black on black toms
ray ban sunglasses aviator
toms discount
prada handb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