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专访郭金美——听能管理推行实施中的经验分享

山东省聋儿康复中心郭金美老师从1994开始从事听障儿童康复教育,2000年协助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开办聋儿语训专业,为大、中专班主讲专业课程。近些年来一直专注于听障儿童康复中听能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在推行实施听能管理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案例,并总结了很多经验和方法。因此,聋康网特别采访了郭金美老师,请她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以下是采访内容:

医教结合服务是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听能管理不是局部性教学手段的调整,而是一个涉及转变教育思想,变革教育结构,更新教育手段等诸方面的系统工程。在推行实施听能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和案例,这时就需要听力师或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一、老师、家长经常会存在的问题或误区

1.孩子没有做全面听力诊断,家长误认为孩子没有康复希望了。

曾经有一位家长抱着近5岁的女儿向郭老师哭诉:孩子完了,什么都听不见,没法学习语言了,只能大了上聋哑学校了。当时家长手里拿了张ABR检查单,因为ABR只是针对2—4K Hz相对高频的测试,不能完整反应孩子的听力状况,所以郭老师为孩子做行为测听,但孩子行为测听也不能配合,于是指导家长回家对孩子进行听到声音做反应的练习,后来通过游戏测听发现孩子双耳低频反应都还可以,大约250Hz 80dB、500Hz 85dB、1000Hz 95dB、2000Hz 110dB、4000Hz没反应。配上特大功率助听器进行康复训练,后来又换了特大功率全数字助听器,一年半后孩子听力评估助听听阈达适合水平,语言能力达到一级, 7岁多进入普小随班就读。

2.选配了助听器、植入了人工耳蜗,因没有进行持续、系统、科学的听能管理而影响了康复效果。

有些听障儿童助听器声音过小或过大,致使助听器放大不足起不到作用或造成残余听力的损害;有的买了高档数字助听器不知道还要评估调机,受捐赠助听器听力学服务跟不上或验配人员能力达不到,使助听器功能发挥不出作用,效果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浪费;不知道做了人工耳蜗还要进行康复训练,错误地认为做了耳蜗就听见了,听见了就会说话了,致使错过了开机后半年至一年时间内听觉发展的关键期;配了高档助听器、做了人工耳蜗,听能管理跟不上,孩子仍听的不好,语言清晰度不高。

曾有位家长来咨询郭老师,“我的孩子耳蜗做了近一年了,怎么还不会说话?”询问后得知:王**,女,4.5岁,3岁8个月做人工耳蜗,开机后一直在家跟随母亲开超市,家长不知对其还要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只是随机教其说说话。简单听力语言评估后发现该听障儿童听觉察知、分辨还可以,听觉识别有困难,表现为对大部分声音特别对语音不能理解;能说些简单称呼和叠词,说的最好的是平时接触最多的超市常卖物品,如鸡蛋、面包(面疱)、面条、牛奶、棒棒糖、酱油(呛油)等。后来,经过在中心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几次调机,八个月后进入普幼随班就读。

3.听力和听能概念不清,康复过程中过分强调裸耳听力评估,忽视了听觉能力的培养。

许多家长多次拿在不同医院ABR检查单“大约在85dB以上”、“大约在90dB左右”、“估计在100dB左右”和“估计在100dB以上”等的诊断结果咨询,问“是否孩子的听力又发生了变化?”对孩子现在听的技巧是否有进步并不太过问。 这些家长并不知道ABR的反应阈主要与高频听阈相对应,不能对低频听阈进行有效评估;并且不同机器、不同操作人检查结果有点差别属正常现象;ABR结果相差10dB这样的量级并没有特别有意义的影响。康复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家长引导:在实际应用中,ABR应与小儿行为测听结果相互印证,综合考虑;训练中不要把精力放在裸耳听力上,要多关注对孩子听能的培养。

二、充分发挥康复教师在听能管理中的作用

1.动态观察听障儿童听能状况和助听设备使用状况,是使助听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的保证。

有一名听障儿童初来中心训练时进步还可以,随时间延长进步不明显,教师向听力师做了反馈。后来,通过对孩子生活、学习等日常活动中的动态观察,发现此听障儿童原来听到的声音明显出错、会说的词语出现混淆等现象。经裸耳听力评估发现孩子听力比原来下降了许多,到医院影像检查才知这个孩子是大前庭导水管扩张。使用相关药物积极治疗有了一定的作用,听力恢复到了接近原来水平,经过不断调机,老师和家长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感冒、外伤等发病诱因预防,这个孩子听能才得以正常发展,为学习语言打下了基础。

2.教师掌握基础听力学知识,确保听障儿童的听力效果。

到基层语训部检查、评估工作时,郭老师发现,有些寄宿式机构,个别老师不懂助听设备工作原理、自检与保养,不会处理常见的设备故障,致使有些听障儿童助听器电池没电仍戴着,甚至电池淌液都不知换电池;耳模小了出现啸叫不知建议家长更换耳模,靠降低输出解决;夏天助听器音质嘈杂不会使用保养套件干燥保养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康复效果如何能保证和提高?处于此等状态下的听障儿童,听损情况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救助,甚至影响终生,这样的情况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3.对家长进行填写听觉能力康复效果问卷的培训指导,是获知真实小龄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有效方法。

小龄听障儿童的听能情况需要家长提供。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介绍是不全面的,多数的家长是夸大孩子的听觉、语言能力。他们会把孩子机械的听声举手、点头说成是听到了,看口型说出的单词认为是听说反馈等;孩子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对声音反应不如以前敏感、清晰度下降时,不知道从助听设备是否有问题考虑,对孩子在佩戴助听设备过程中听辨声音的表现不能正确判断。有的家长见到孩子经常把助听器音量旋钮推到最大或最小位置,不能从中判断孩子是因为声音过小或过大所致,而是批评孩子,训斥“不准动开关!”并且用胶带把旋钮固定在他们认为合适的位置。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4.掌握Ling’s6音的测试方法,正确测试听障儿童听觉能力。

有些教师或家长由于在对孩子做Ling’s6音测试时,两人位置坐的不对、音量大小不会控制、对设备麦克风距离掌握不好、语速和间隔不会变化、顺序死板单一等,造成假阳性,结果不准确。Ling’s6音测试时的正确做法是:家长或老师和孩子平行而坐或稍靠后,坐在植入耳蜗一侧,因为刚配戴助听器或植入耳蜗的孩子对口型依赖比较大,所以要避免让孩子依赖视觉,要强化听觉的训练,必要时采用遮口技巧。用正常的声音大小,声音要稍长一点,声音和声音之间停留时间不固定,防止孩子猜听。

5.优化声学环境,提高教师声学知识,减少对听障儿童的伤害。

有些机构教室高大、宽敞,墙壁光滑;有的为了避免听障儿童在墙上乱写乱画,有意贴了1米多高的磁瓦;地面铺上了地板砖,设计宽大的玻璃窗等等,并且没有做任何声学处理。这样的康复环境,忽略了声音回响、声音反射、信噪比等对助听设备的影响。还有的机构地址选在闹市区,嘈杂环境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康复效果。

此外,中心积累了一些听能管理实施方法:建立听障儿童个体听能管理档案;开学初期,收集所有孩子最新的听力图(6个月内),以班为单位,听力图上墙,有新的听力图随时进行更新;定期对听障儿童进行裸耳听力、助听听阈测试和言语评估;定期对教师、家长进行培训;对康复效果欠佳的疑难病例(患有听神经病变、脑白质病、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孤独症、多动症等孩子)进行有关人员集体讨论,寻找最佳康复办法。配合这些方法,听能管理得以有效开展。

Tips:

常用的几种小龄听障儿童听觉训练方法:

①声音的有无:把孩子小手放在鼓面上,敲鼓时让其感受震动,并用语言告诉他“有声音”,不敲不震动时说“没声音”;
②听声做动作:教师可分别用不同频率声响玩具给声,孩子听声后可以举手、拍手、做鬼脸、拨珠、移物(把小积木从一个筐移到另一个筐内)、拼图等;
③声音的大小:把硬币放在鼓面上,用大劲敲硬币跳得高时说“大”声音,用小劲敲硬币跳得低时说“小”声音;
④根据声音大小做动作:在地上(或黑板上)画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敲鼓,听到大声跑进(或指向)大圆,听到小声跑进(或指向)小圆;
⑤对节奏和速度的听辨:敲鼓一下,带孩子边向前迈一步边输入语言“慢”;敲两下,向前迈两步,输入语言“慢、慢”;敲三下,向前迈三步,输入语言“慢、慢、慢”;敲多下向前跑步,输入语言“快、快、快”;用不同语速说唱儿歌,带领听障儿童随节奏拍手跺脚等。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节奏和语速,为以后学习儿歌、欣赏音乐打基础。
⑥拟声训练(此活动在点名训练掌握后进行):多个孩子佩戴不同动物胸饰坐在老师对面,首先,教师边做夸张动作边模仿不同动物叫声,让孩子模仿并分别认识自己的角色;然后教师逐一模仿每个动物,佩戴相应胸饰的孩子就和教师一起做动作、模仿发声。发不同的交通工具的声音,逐一出示不同交通玩具,并对声音节奏、长短、高低不断变化,让听障儿童听到更丰富的声音,并可以观察他对各频率声音的感受情况。

document.getElementById(“Leyout101″).style.display=”none”;mens prada sunglasses
scarpe prada uomo
orologi alviero martini
hogan rebel 2015
herbag hermes
mulberry bayswater
hermes handbags
occhiali ray ban
prada mens shoes
hermes scarves for 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