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听障儿童言语矫治的几种方法

言语矫治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优秀的康复教师,需要把握听障儿童言语矫治的方法,科学有效地完成康复教学目标。因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北京市丰台区七彩虹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高级听力语言康复师李安然,一起分享她在言语矫治方面的实战经验。
以下是访谈内容:
通过感兴趣的玩教具或游戏帮助孩子启音
据李老师介绍,她曾经遇到过一个叫萱萱的孩子,两岁七八个月了,耳蜗开机已经一个月,但是还没有任何发音,更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应该有的“爸爸”、“妈妈”等基本的语言。在常规课训练中其他孩子都能够模仿老师发音,但萱萱始终发不出来。此外,由于性格比较内向,萱萱很少参加各种活动,只有在课下大家都很活跃的时侯才会主动参与进去。
后来李老师发现萱萱对算盘很感兴趣,每次拨动珠子这个小女孩儿都会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于是,李老师就用彩色算盘来帮助他启音。课堂上,李老师慢慢地拨动一颗珠子,珠子从算盘的一面滑落到另一面,同时发出“a——”音,然后,每拨动一个珠子都会同时发出“a——”音,在这个过程中,萱萱关注着这一过程表现的很兴奋,李老师也认真地观察萱萱的反应,并鼓励她和自己一起发音。萱萱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她开始模仿李老师发音,但是发的不够正确。李老师就一边重复之前的动作,一边将珠子数量设置成由少到多的阶梯状,并随着珠子数量的增多发出的声音也相应的变高变大变长,在李老师一遍遍重复的过程中,萱萱终于发出了“a”音。这时,听到声音的李老师立刻对她进行了表扬和鼓励。有了这次成功,在接下来的训练中,萱萱玩到兴奋的时侯就会突破自己,顺利地发出“a”音。
随后,有了“a”的音,在李老师引导下,萱萱也逐渐学会了发其它比较容易的音了,如“u”。在引导发“u”音时,李老师组织全班孩子们玩小火车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排成一列小火车,模仿火车声“u——”,学着火车行驶的样子慢慢向前移动,孩子以为是“u”音促使小火车跑起来的,开始“u”音比较短,后来慢慢就加长了。
李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不仅是这两个音,所有的声母都要带入字、词和句子中进行练习,尽量避免单纯纠正某一音素,做到音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样做的目的是赋予这些音素意义,让孩子在理解每个发音的基础上尽快学会正确的发音。
除了萱萱之外,李老师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四岁半,来李老师这边之前已经进行了三个月的训练,但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任何声音,甚至连哭声也没有,即使是在委屈的时候也只是抽泣,哭不出声音来,看起来非常难受;除了语言,他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时也没有任何兴趣,情绪很低落。后来李老师了解到,主要是因为孩子刚从农村进入到北京大都市,环境的改变使孩子变得不知所措。
但是,为什么孩子哭不出声音来呢,是因为害怕哭不出来还是因为构音器官原因发不出来?李老师带着疑问观察着这个孩子,并从和家长沟通中了解到因为孩子在家里十分受宠,所以从来没有过放声哭的经历。于是,接下来的训练中,李老师决定通过引导孩子学会哭帮他发出第一个声音。在孩子哭的时候,她先不急于去哄,而是鼓励孩子大声哭,通过哭去释放自己的情绪,每次当孩子发出一点声音就对他提出表扬。慢慢地,孩子开始明白老师的用意,并努力去配合,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哭的时候渐渐有了声音,他开始会“啊 啊”地大哭,会通过大声哭出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就这样,李老师引导孩子学会了发“a”的音。
李老师说,在康复过程中,小年龄段的孩子经常会经历一个启音的过程。很多家长或老师很着急:“怎么孩子还不能发音,还不会说话?”这时家长和老师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过于着急,要给孩子一个积累的过程。同时作为一名康复教师,对孩子的观察很重要,要及时关注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兴趣所在,然后设计适合孩子的康复目标,不断尝试,在实践中摸索适合孩子的个别化言语矫治方法。
听能优先,结合腹式呼吸和构音训练来矫治假声现象
当谈及带有假声的孩子的训练时,李老师指出,首先要分析原因才能找到正确的应对办法,一般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会导致孩子声音异常:一是对高频音捕捉不到,也就是听觉补偿不到位,音位偏高;二是由于孩子没有把握呼吸节奏,不能对发音器官进行灵活的控制和运用,没有将声气很好地协调。
对于假声,李老师说,首先要强化听觉训练,提高音调的分辨能力;其次可采用声带放松训练、节奏训练消除硬起音和发音紧张,帮助音调降低,就会逐步消除假声。可以采用呼吸训练法、听觉反馈法、打哈欠——叹息法、喉部按摩法进行纠正,提高言语清晰度。
言语矫治小窍门经验分享
李老师在访谈过程中还以几个音为例和我们分享了一些言语矫治的小窍门。她说,这些方法都是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实际操作起来是非常有效的,对一线的老师和家长都会很有帮助。
1、通过气息的调整来进行送气音“p”音的练习
有的孩子在发送气音时因为注意不到气息的存在,所以容易将送气音发成不送气音。如将“ping guo”中的“p”发成“b”,在孩子察觉不到气息的声音时,要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受气流的存在。比如,老师可以用吹纸条的方式,吹的同时发“p”音和“pu”音,通过纸的飘动来理解发“p”和“pu”音是要有气流的,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p”音不要发出来,发轻声来使纸条飘动,这样简单一点,多次轻声重复之后再给声,从而发出“p”和“pu”的音,然后再过渡到轻声“pa”,多次重复轻声“pu”“pa”后,发出响亮的“pu”“p”“pa”音。还可以通过吹蜡烛的方式,因为我们正常人吹蜡烛时都会发出“pu-,pu-”的音,所以可以让孩子在不断体验吹蜡烛乐趣的同时,自然的发出“pu”“p”音。
2、通过舌位变化进行舌尖音“d”“t”的练习
通过舌位变化进行言语矫治,如:“d”“t”这两个舌尖音。大多孩子在发这两个音时,舌头习惯性往后缩,声气协调不好。老师发现这一点后可以从下面两点入手纠正舌位:故意将舌头向前伸出一些,同时做一个轻咬舌的动作(咬住舌尖都可以),然后再引导发音,这样当他习惯性向后缩时,恰好能缩到“d”“t”音的点位,音就自然发出来了。
此外引导孩子用腹式呼吸的方式来支持发音,可以让发音更有底气和力度。这个过程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经过周期性的训练达到矫治目的,以免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
李老师说,以听能和呼吸为先,同时注意构音、发音方面的配合。康复教师在初次接触孩子时,需要简单的交流,如果发现孩子气息运用不够,说话底气不足,有假声等问题,就需要先通过听觉测试查找在听上是否存在障碍,然后根据孩子的听力补偿情况采用适合的方法来纠正发音,提高言语清晰度。
另外,当感觉孩子发一些音比较困难时,也不必过度纠正,只要在每次训练中重点强调即可,如果经过几次强调,孩子还不能正确的模仿发音就可以暂时忽略掉,进行其它内容的康复练习,然后在下次训练中再进行巩固强调。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游戏和情境练习,帮助孩子进行重复记忆。慢慢的,孩子就能够自然地发出声音了。
多实践、多摸索,做一名专业的言语矫治师
李老师说,不同年龄孩子的发音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在纠正发音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年龄过小的孩子还没有到发某些音的阶段,一味的着急是没有用的;其次,作为一名康复教师要了解并掌握孩子的发音规律,这样才能更科学地进行言语矫治。
最后,李老师再次强调,要想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言语矫治老师,时间的积累是很重要的。要踏下心来,多多观察、多多实践、多多思考,同时要不断学习,用扎实的知识来武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