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康复知识 教学园地

教学探讨:集体教学教案的制定与实施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目标的设定,目标要全面、涵盖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全方面,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考虑的是听障儿童的特殊需求,如根据听障孩子不同的水平在活动设计上设立分层目标,日托的机构还应设立家庭教育的目标,提高家长参与康复教学的能力,充分体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一个教师的困惑:
因为目前听障儿童康复教学中没有一套普遍适用的教材,我在集体课教学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阅读一本又一本的听障儿童康复书籍、普通幼儿教学用书,然后在考虑孩子水平的基础上自己琢磨编排教案的内容。这样下来,本来已经十分紧张的教学任务无形中又增加了大量沉重的负担。
不仅如此,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不是十分丰富的老师,我个人的想法毕竟不是很全面,所以经常会陷入无从下手的困境,眼看着孩子们宝贵的康复时间一点点浪费,手头的资料又难以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真的很着急,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为孩子制定一份有价值的教案,让他们尽快得到康复。
教案设计:怎样改编一份好的教案
一、参考普通幼儿教材
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由于我们聋儿康复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可以具体参照的蓝本,因此一般建议使用普通班的教材做为参照。每个省都会定1-2套教材做为本省的指定用书, 康复机构也同样可以选择相同的教材为我使用。
选择这类教材的优点一是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且有很强的系统性。二是这类教材一般包括的内容十分全面,有教师用书、幼儿用书、家庭用书、教学挂图、音像资料等等,可以满足教师不同的教育需求。三是学前教育比起听障康复教育更系统、更成熟、教委每年对本省的幼教工作都会开设一些专题讲座、优质课的观摩等活动,借助这些活动我们可以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更好的帮助康复教师理解和使用教材。总之,选择普通班的教材做为蓝本就避免了康复教师每天为上什么课而缴尽脑汁,东拼西凑的困惑。从而让我们的集体康复教育教学更科学、更系统。
二、兼顾聋儿特殊性
在有了参照的蓝本之后,我们还应考虑到孩子的特殊性,而非全盘拿来照搬照抄为我使用。一般在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采用“3+2”的原则,即3分内容选择参考蓝本,另有2分内容进行一定的改编和删减,这样做既可以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样能满足听障儿童的特殊需求。
在对孩子做了全面评价的基础后,可以采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和集体的力量,共同确立学期工作重点,制定出学期的主题网络表。在大的目标引领下,再由各班自己去确立细化五大领域的班级教育教学重点。每个班级在制定月主题的时候,在“3+2”的原则上,还应做到教师设计与儿童生成的结合,教师在全面系统安排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当发现孩子的兴趣并且有教育价值的信息后,可以打破原来制定的教学计划,沿着孩子的兴趣调整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做到设计和生成相结合,既做到知识的全面、系统又兼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
三、具体内容设计要全面
完成了学期计划、主题网络和月主题后,康复教师就应具体地考虑每一节教学活动的设计了。
其一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首先考虑的是目标的设定,目标要全面、涵盖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技能等全方面,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在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考虑的是听障儿童的特殊需求,如根据听障孩子不同的水平在活动设计上设立分层目标,日托的机构还应设立家庭教育的目标,提高家长参与康复教学的能力,充分体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其二是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也是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环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是适宜、恰当、紧扣教学目标的;满足儿童最近发展区需求的;作为听障儿童的教学设计它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更多样;通过听、看、说等不同手段,大量的操作,多感官的参与,来满足他们的康复需求。教学内容也应来源于儿童生活,在家庭生活中便于复习、巩固和操作的。处处体现机构和家庭的有效配合,提高康复效率。
浙江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朱晓
教学活动组织:一个生活化、幼儿感兴趣的学习课程
将教案的制定、教学的组织实施与听障儿童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欢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不断成长,使教育的功效最大化。
游戏与课程实现真正的整合
“游戏产生课程”,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了解其兴趣指向和相关经验,进而提供机会扩展和加深他们的学习;
“课程产生游戏”,教师借助于对教学内容、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了解,规划游戏材料和情景,以诱发幼儿的自主游戏,在游戏中综合利用多方面的知识经验。与此同时,教师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新的课程生长点。在这样一个连续、循环的互动过程中,幼儿的游戏经验与课程得到整合。
及时、灵活调整教学内容
在集体教学中,不仅主题教学内容要源于幼儿的兴趣,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合理的安排,因时、因内容而灵活的运用。
就像我教某首儿歌时,一心想完成预先所涉及的教育教学流程,可是幼儿并不感兴趣。可是当我一变换教学形式,立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中,总是以孩子学到了多少内容来定义他的学习到底好还是坏。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学到多少,而是要积极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在各项活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到乐趣,进而使这种满足和乐趣成为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也无须特别钟情于我们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而是应该随时随地的观察幼儿的兴趣,以幼儿兴趣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育内容及方案。
又如我们在发音操中一改往日枯燥的发音习惯,将六个元音字母融入到简单的动词中,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我们将孩子们平日喜欢的喜羊羊拉到课堂中,真正作到了“教育即生活。”
甘肃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李帆
教师提升:集体教学教师要具备的能力
对于听障儿童集体教学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观念的转变,在教学实施时应当首先把听障儿童当做一个正常的幼儿对待,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其听觉语言能力。落实到具体教学环节,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教案的制定和实施,那么对于听障儿童康复教师尤其是刚刚接触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师而言,如何才能做出一份真正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教案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呢?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认为以下两点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要做到细心观察
听障儿童拥有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发展需求,但又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康复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时做到细心观察。
与普通幼儿最大的不同是,听障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因此,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们的特点,发现孩子身上一些共性和个性的东西,以确定大多数孩子的整体发展水平,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最大限度符合大多数听障孩子的发展需求。
在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要细心观察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使其更符合课堂上孩子的发展。同时要对课堂上孩子差异化的表现有所记录,以便为接下来一对一的个性化训练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参考。
第二,要有足够的耐心
孩子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建筑在孩子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听力、语言能力的发展更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这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坚持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通过时间的积累去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予以鼓励。
青岛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 李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