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台湾听障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纵观中国大陆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教育的发展,已经历了三十余个春秋,既有混沌艰涩的历程,更有宏大辉煌的篇章。蓦然回首,随着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十二五”纲要的推进,随着全面康复教改的深入推行,我们又一次进入了历史发展的快车线。从意识到行为,从观念到途径,从理论到方法,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再实践,再检验。

学习和借鉴,分析和研究,不失为我们前进和发展的一条良径。台湾的康复教育体系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台湾的林宝贵教授一直以来致力于台湾特殊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台湾听障教育发展的最有力的推动者。根据林宝贵教授提供的资料,聋康网从台湾听障教育的历史、现状、未来考量等方面整理了几篇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借鉴和启发。在此先和大家分享其中一篇《台湾听障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以下是文章内容:

台湾的听力语言康复体系,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为学校系统,另一为医疗系统。本文以介绍学校系统的服务为主。

台湾的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当地称为听障教育,编者注)可追溯到自1891年英籍牧师甘为霖在「台南教会」(台南慈惠院的附属事业)内设立的「训盲院」,1914年「台南慈惠院」利用「明治救济会恩赐财团」的捐款25,000日元与「台南救济院」提供的1,700余平土地,建筑校舍而开始。1915年增设「聋哑教育部」,开始对听障儿童实施教育,这就是现在「台南启聪学校」的前身。

另一方面在台湾北部的台北聋校前身,是1917年日人木村谨吾医师所创办;中部的丰原盲聋学校,原是1956年台南盲聋学校增设的分部,1960年正式独立设校,1968年盲聋分校后改名为台中聋校。台湾早期的盲、聋学校与大陆一样,大都在同一校地上设立,聋童与盲童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盲、聋教育在同一所学校内持续实施、办理七、八十年之久。直到1968年(省立台南盲聋学校与省立丰原盲聋学校)及1975年(台北市立盲聋学校)三所公立盲聋学校才实施盲聋分校的措施,朝着各自发展的方向进行,这是近四十余年来台湾盲聋教育史上的一大改革与发展。1970年代,台湾的聋教育不仅在学生与校舍方面有很大的扩充,对教学设备、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就业辅导等方面,也逐渐改进与充实。因此,盲教育与聋教育同为台湾特殊教育中发展最早、最具规模与基础的两种特殊教育。

过去在台湾习惯上称「聋人学校」为「聋哑学校」,认为「凡聋必哑」,现在这种看法已经被口语教学实验的成效所打破。1965年「台北启聪学校」率先成立「聋童口语教育实验班」,对幼儿部及小学部低年级学生实施口语教学实验后,台南、台中启聪学校也先后跟进,使台湾的聋教育迈入新的里程。1966年黄德业教授在台北基督教青年会成立口语训练班,1967年李郭惠美女士创办「惠美听力语言中心」教授口语法,并鼓励学生于接受口语康复训练之后,尽量回归普通小学就读。自此,台湾听障教育开始有了回归主流的教育思想。虽然训练听力损失儿童(尤其是先天性重度或全聋的听障儿童)说话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但近三十年来我们可以看出口语教学实验已有显著的效果。有的听障儿童已不再完全依靠手语与笔谈而沟通,大部份的听障学生(55﹪)已学会看唇(看话)与说话,虽然发音不完全准确,但可听懂者达23﹪。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台湾启聪学校的课程中,没有音乐、唱游、韵律的课程,一般人认为听障学生没有听觉,不必设置音乐或唱游课程。197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始,「台南启聪学校」开始增设音乐唱游课程后,台北及台中启聪学校亦陆续增设,使听障儿童也学会欣赏音乐、演奏乐器、唱歌跳舞,为台湾聋教育史上开创新的纪元。

启聪教育的另一安置型态,是在特殊班级或资源班接受补救教学。为顺应回归主流的教育趋势,增加听障儿童与正常健听者的交流机会,并提早建立听障儿童适应健听者的社会生活能力起见,台湾于1969年在彰化县二林小学首设启聪班;1972年台湾师大成立听障儿童教育实验班(幼儿班);1975年台北市立新兴初中成立听障资源班;台中县永顺小学成立启聪班;屏东县建国小学成立启聪班;台中市育仁小学成立听障儿童实验班(幼儿部、小学部);1976年台湾教育学院(现在彰化师大的前身)特殊教育系成立学前听障儿童实验班,并与彰化县二林小学、永顺小学签订「听觉障碍学生语言指导实验教学合约」,实施口语教学实验;1977年桃园县东门小学、花莲县铸强小学、台北市老松小学成立启聪班;1978年台北市金华小学、桃园县成功小学、中坜市新明小学成立启聪班;1979年高雄市河滨小学、台南市进学小学、台北市松山初中成立启聪班;1980年台北市双连小学、南港小学、嘉义市崇文小学、台中县南阳初中成立启聪班;此后其他县市亦相继成立启聪班或资源班,使台湾迈向回归主流的教育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