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使用数字助听器?如何使助听设备的功效达到最优化,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一直以来都是倍受关注的问题。嘉兴益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张朝英,胡显亚,王怡新和中国聋儿康复中心桑晋秋从工程开发与设计的角度详细解读了如何建立合理期望来有效使用数字助听器。
以下是文章的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中对及时沟通和交流的需要越来越多,人们对助听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然而大众对助听器的理解与它实际的设计功效和使用方法却常常有着一个巨大鸿沟。这就需要工程设计与研发者提供简单有效的信息与知识,来搭起沟通的桥梁。
现代化数字式助听器是一个医疗仪器,而且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简单来讲,助听器基本上是一个电声放大器,或是一个智能化小型迷你音响设备。尽管助听器的形状已从早期的上世纪20年代以模拟电子管为基础的戴在身边的大盒子发展到当前最新的以数字式微电子芯片为基础的可完全放在耳道里,助听器的基本工程设计目标仍然是一样:为听力障碍人士适宜地放大言语声信号。虽然经过长期的技术开发与多年的努力,助听器的各种性能与形状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实际上目前助听器的使用常常未能达到使用者所预期的助听效果。
针对这种现实,本文希望传达一个简单信息:正确地认识与理解助听器科技是提高其使用效率的基本条件。在此本文拟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首先介绍助听器在设计与使用时所需的最基本的听力损失概念。然后以这几个概念为中心,介绍现代数字助听器在实际中使用的设计目标。同时通过提供有关工程设计方面的一些技术信息,本文会介绍一些当前现代科学与技术在助听器设计上的局限性,从而让读者能对目前市场上和助听器使用者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一个了解,进而能对助听器的预期使用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这种认识,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现有助听器技术水平,进而能最优化地使用助听设备,并实现使配戴者减轻听力损失导致的交流困难,提高生活水平的目标。
听觉功能或听力,就像呼吸一样,是我们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只是我们很难在听力正常的时候注意到它的存在。听觉的一个最重要功能是用在言语交流上,而言语交流这种极为高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也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并且是现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当我们的听力损失严重到一定程度时,首先被注意的现象就是言语交流困难。而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一个直接的解决方案就是佩戴助听装置。即在周围环境声源信号与外耳道的耳膜之间配置一个助听器,用助听器的麦克风收集环境中的言语声音信号,接着经过声电之间一系列的转换后将信号处理并放大,然后再把处理过的信号转换成声信号重新由受话器传入到听者的耳朵里。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助听器的基本过程与原理,而且这也是最早期上世纪20年代发明的基于真空管放大器的助听器的制作原理。换句话说,伴随着当今的微电子从晶体管时代到集成电路时代,再到今天的数字化时代的巨大进化过程,就其主要功能而言,助听器还是一个电声放大器。而从现代科技工程设计的角度讲,由于它的主要设计目标还不能够达到全面提升并改变听力功能的目的,这就把助听器的主要功能设计目标设定为集中提高更具体的一类声源信号-言语,即通过改变原始言语声信号形态来提高听力障碍人士的言语感知能力。更具体的讲,就是从设计者的角度,为了有效提高实际效果与配戴满意度,听障用户必须首先认识到,听力损失是医学症状,而目前的助听器是作为一种电子装置,它只能减轻并补偿一定的听力损失,特别是集中其听力补偿功能用于提高日常言语交流能力上,但它不能帮助恢复正常听力。这种现状归因于目前的助听器作为一种电子医疗。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器械科技水平,我们需要进一步从工程设计的角度来介绍现代化的数字助听器的主要功能,从而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使助听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几个基本步骤以及整个购买过程对专业服务的依赖。
月份:2013年1月
据长城网1月27日报道,河北省政协委员郑军英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目前,我国听力障碍残疾人居各类残疾人之首。其中,儿童听力障碍患者约为200万人,而且每年新增近3万名,巨额的治疗费用让他们的父母身心疲惫。呼吁国家加大对贫困家庭听障儿童的救助,给予他们更多实际性的帮助。
郑军英委员指出,医学界普遍认为,植入“人工耳蜗”是迄今为止治疗各种极严重耳聋唯一有效的方法。但“人工耳蜗”费用较高,花费在10万-20万元,而手术完成后还需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对于贫困家庭的听障儿童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目前,国内有几项专项基金对听障儿童进行救助,分别为:国家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台湾台塑集团王永庆“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等。但对于贫困听障儿童来说,由于名额有限,而申请人数较多,孩子等待救助的时间往往需要一年左右,这就让很多孩子错失了语言训练的最佳救助时间。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听到这世界上美妙的声音,郑军英委员建议: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对贫困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手术救助,并做好项目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工作。手术是听障儿童康复的最有效手段,但是由于贫困地区听障儿童家庭认知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很多孩子未能申请救助,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力量在贫困地区将项目进行更多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专项救助项目。除国家项目救助外,省内设置专项基金救助贫困听障儿童,并倡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听障儿童奉献爱心。
“很多贫困家庭的听障儿童在手术后已无力承担康复的费用,这就造成了虽然进行了手术,但是仍然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进行交流,所以在康复救助方面,全社会仍然需要加强救助力度。”郑军英建议,除了需要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之外,听障儿童还应积极培养聆听习惯,进行康复训练,培养听声学语的能力。
日前,援助聋儿的听障专项基金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设立。该基金将救助上海本市及外省市家庭贫困的听障人士,帮助他们恢复和改善听力,并进行听力障碍的科普、预防、筛选、诊断、治疗、康复等公益活动。
我国目前有1.2亿人存在听力障碍,其中听力语言残疾者达2780万人,单纯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听力言语残疾者中7岁以下的听障儿童达80万人,并以每年新增3万的速度增长,防聋治聋工作任务艰巨。
1月25日,黑龙江省慈善总会与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联合开展的“启声儿童听力筛查公益慈善项目”正式启动。
今年将为黑龙江省内1000名1岁以下出生后听力筛查初筛及复筛均未通过的婴幼儿,实施瞬态性耳声发射等三项免费听力深度筛查,使听力障碍患儿尽早得到进一步明确诊断。
据哈市儿童医院听力障碍诊治科主任云中燕介绍,根据国家卫生部和省市医疗部门要求,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需进行听力初筛,不通过者30-42天进行听力复筛。此次,听力免费筛查公益性活动就是针对复筛未通过者再次进行深度筛查,进行诊断型瞬态性耳声发射(T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自动听性脑干(AABR)三项检查,这些检查主要是判断耳蜗的功能,同时帮助鉴别耳蜗前蜗后病变,和听神经病的诊断,筛查费用约240元全部由黑龙江省慈善总会埋单。
云中燕主任强调,对于听力筛查不通过的孩子要做好随访与监测。所有3岁内的婴幼儿在保健专家或家长感到异常时,都应使用有效的评估手段进行整体发育评估,包括各发育阶段指标的常规监测、听力技能及双亲所关心的问题等。对于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检查或简易听力计测听未通过,或双亲及监护人对其听力或言语感到有问题的婴幼儿,都应推荐到当地指定的耳鼻喉科或听力学中心进行听力学评估和言语-语言评估。
听力初筛和复筛方案
正常分娩和NICU新生儿应采用不同的筛查方案。
1.正常分娩:用筛查型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作为一线初筛工具。所有新生儿在出院前均应接受听力初筛;未通过初筛的应在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复筛时一律双耳复筛,即使初筛时只有单耳未通过,复筛时亦均应复筛双耳。复筛仪器同初筛。
2.入住NICU的新生儿及婴儿:病情稳定,出院前应施行AABR筛查,以免漏掉蜗后听力损失(如听神经病)。未通过AABR测试的婴儿,应直接转诊到听力中心复筛,并根据情况进行包含诊断性ABR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评估。
3.在1月龄内再次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无论住NICU或普通病房):当伴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时(如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或血培养阳性的败血症等),出院前应复筛听力。
4.在听力筛查时除力求发现已经存在的听力损失外,还要通过分析病史和家族史,了解受试者是否有迟发性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可疑者应对其听力进行定期跟踪和随访。
儿童听力障碍免费筛查报名电话:哈市儿童医院听力障碍诊治科:0451-84881295 拓展部:0451-84881234
日前,记者从深圳市妇幼2012年工作通报获悉,深圳市南山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3.65%,位于全市的先进水平。
据了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南山区所有产科医院(包括民营医院)对本院分娩的新生儿开展了听力筛查,目的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儿童。大多数新生儿在出院前完成筛查,部分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满月时进行筛查,2012年南山区共完成了19702名新生儿筛查,初筛发现624名可疑听力异常新生儿,在其满月或42天再次复查听力,大部分新生儿听力恢复正常。
南山妇幼保健院院长刘洪说,听力障碍属于常见的出生缺陷,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约为1‰-3‰,位于五项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之首。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每月将新增听力障碍新生儿2-4万人。
山东省青岛市政府日前公布2013年12件市办实事,涉及卫生项目的有两件,其中一件是免费实施全市孕产妇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
据了解,青岛市区孕产妇产前筛查率达85%以上,而在广大乡镇、农村地区,筛查率不足30%。今年,青岛市免费为本市户籍孕妇在孕15周~20周进行产前筛查,免费为青岛市户籍新生儿实施听力筛查以及其他方面的筛查。每年筛查所需资金2688万元,,由市财政与区、县财政按一定比例承担。该项目每年可惠及青岛市7万余个孕产妇和新生儿家庭。
近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子实验室开展耳聋基因筛查技术,只需抽取受检者3毫升静脉血(不用空腹),15天后就能出结果,未婚夫妇在婚前就可以接受这项检查。如果错过了孕前筛查,还可以在孕11周左右对绒毛进行耳聋基因测序诊断,或在孕18到22周对羊水进行诊断,如果结果确诊所怀的胎儿为耳聋患儿,夫妻双方可以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王晓斌博士建议,“如果本身为听力障碍人群,或是家族有听力障碍人群,在正式生育或结婚前,可做一个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检查,以减小后代中出现遗传性耳聋的可能性。如果一旦检查结果证明双方携带可导致遗传性耳聋的基因突变,在怀孕后则非常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
人老了听力就会下降,甚至产生耳聋。因为耳聋,老年人在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中也容易产生误会,有的甚至存在关系妄想、沉默寡言、离群独处、烦躁易怒等心理障碍。虽然老年性耳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自然衰老的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保护听力,阻止或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发展。
那么,老年人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呢?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6点:
1.尽量避免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如果老年人较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音性耳聋。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干扰。
2.不要自己掏耳朵。
老年人喜欢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环减弱,耳道内分泌物减少,产生干裂感,有时感到奇痒,不堪忍受,通过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是这样做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发生外伤性鼓膜穿孔,导致听力下降。科学的方法是耳道奇痒难忍时,用棉签浸入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拭耳道或到医院找耳鼻喉科医师治疗。
3.谨慎用药,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
人到老年,疾病较多,老年人常常使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更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4.经常按摩。
老年人听力减退,与内耳血液循环减弱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局部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环,也可保持听力。按摩时可取翳风穴(耳垂后凹陷处)、听会穴(耳垂前凹陷处与翳风穴隔耳对称)早晚各进行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5.情绪稳定,以平常心对待生活。
人到老年要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会导致体内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神经营养障碍,出现听力锐减或耳聋。
6.戒除不良嗜好,注意饮食卫生。
尽量少吃高脂肪食物,多吃含纤维素和蛋白质较多的蔬菜、水果、鱼肉和牛羊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同时,要把抽烟和饮酒的数量和频度控制在最低程度,最好做到不抽不喝。
我国一些地方性计划生育政策中规定,夫妇双方已有一子女是残疾,如夫妻双方身体健康,可以再生一个孩子,这无疑给残疾儿童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再生的孩子会不会仍有残疾?如果是,这将给家庭又增加了一份负担。因为生过一个耳聋孩子的夫妇再生孩子,出现耳聋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大得多。因此,一定要弄清耳聋产生的原因,做好预防,减少耳聋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知道了产生耳聋的原因,分析一下是什么因素使头一个孩子造成耳聋。再要孩子时一定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禁止近亲结婚和有家族性耳聋遗传史的夫妇生育,以减少先天因素致聋的数量。另外要注意孕期保健,减少疾病,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对家族中有药物中毒史的孩子一定要慎重使用药物,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孩子。
2012年,是中国助听器行业发展更强调专业化的一年。这一年,各助听器公司不断推出助听新品,无论从产品设计还是性能上都朝着更加人性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助听器验配师认证制度进一步推进,验配师数量和专业化水平都有所提升,验配行业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随着国家项目的推进,助听厂商在关注产品本身的同时,也开始参与产品配戴之后的康复教育……此外,2012年底,随着一起捐赠事件受质疑,助听产品捐赠的专业化问题开始得到更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爱心捐赠的专业化水平、捐赠产品效果落实程度开始成为爱心捐赠的新的衡量标准。
因此,在2012年即将结束的时刻,聋康网特别采访了奥迪康听力中国总经理冯超富先生。围绕产品、服务、公益、发展这几个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对企业和行业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探讨。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够让行业各领域人士对奥迪康、对助听器行业有一些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借此机会有所反思。
以下是采访内容:
聋康网:在您看来,2012年,国内的助听器行业有哪些新的进展或变化?
冯超富:中国助听器市场一直面对规范化的挑战,行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各大厂家对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市场抱着重大期望,竞争激烈,但另一方面也看到因为大家投入更大,故对行业的推动更快和更专业, 配合国家对助听器验配师的资格要求,助听器行业逐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聋康网:对于助听器验配、助听器维护、后续康复这三个大家都很关注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方面,作为助听器生产商您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冯超富:在助听器验配, 维护和后续康复方面能做到高水平,对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的要求肯定有分不开的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达到三方面达到专业水平,在执行上就更重要了。这需要生产厂家,行业参与者和使用者三方面的努力。
我们的做法是,在验配师培训方面作出了中、长期的规划,建立系统化的培训制度和评估。我们的听力学院定期举办培训班, 并会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合办课程。我们长期支援验配服务点加强售后和康复资讯服务, 也会联合相关聋校和专业团体定期举办听力康复研讨会等。“先做对,再做好!”是关键, 因此,挑选合格的验配师是我们把关的重点。
此外,通过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可带动行业参与者和使用者真正认识助听器,并使助听效能达到最大化。
聋康网:您认为慈善公益活动在企业发展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对于助听器捐赠,是否有相应的措施或者成熟的规定(方案)保证捐赠更专业、受助者更能从中真正受益?
冯超富:在我看来,作为一家生产企业, 除了考虑盈利之外, 更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在助听器捐赠方面,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保证捐赠的有效性:
每年“3.3爱耳日”我们会支持地方举办义务宣传和赠送活动;
与一些听力基金会探讨有效的捐赠方案,对有需要的听障儿童进行针对性的支助;
参与政府资助的贫困听障人士捐赠项目招标。我们会对价格作出相应的平衡规定,而不会重点考虑商业利益!
聋康网:2012年,奥迪康的助听器产品研发比较注重哪些方面?都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冯超富:奥迪康在研发领域投入比重一直在行业内相对较高, 每年的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总额的8%-10%。在丹麦具备世界先进的听力研发中心和众多人才, 每年邀请数以千计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的听障人士,共同参加新技术开发。
2012年, 奥迪康产品研发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外观设计上的突破——更细小和时尚, 荣获红点至尊大奖。另外,飞翔Intiga i定制机面世(IIC), 更是做到隐形效果。
在助听器最重要的核心平台上, 凭借Rise锐思平台研发出更高、 更有效的运转方法,声反馈处理、声音还原和不同环境噪音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这有赖于新一代的晶片技术。
新产品宽频助听器, 高频听力补偿最高可达10,000Hz, 听障者能听到更广、更真实的声音。
聋康网:目前,奥迪康在大陆的发展和国外相比在哪些方面需要有所提升?
冯超富:奥迪康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相比起欧美业务,由于我们在成长期, 中国业务增长迅速,内部人才的培养是重大挑战,我们需要培养大量人才, 包括技术、 培训、营销专业领域,以应付中国庞大市场。
聋康网:2013年,您对企业自身和行业发展有哪些规划或者有哪些期待?
冯超富:从企业自身来讲,在未来的发展中, 无论行业和市场如何变化,我们会一直秉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把自身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细节做好,这些细节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专业服务提供和售后服务。此外,由于奥迪康是隶属于WDH集团,全面提供听力筛查设备、助听器、植入骨导助听器和语音康复产品。未来,我们更希望扮演顾问的角色,提供从听力检查、干预和康复的全面解决方案。我们的中国公司将会努力树立鲜明的企业形象,和行业各领域人士一起推动中国听力市场的良性发展!
对于整体行业的期待,早前也提及到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问题,我相信在厂家们的投入和努力,政府不断关注和投放资源,还有各专业团体和行业参与者的推动下,市场蛋糕一定慢慢变大,服务专业水平一定渐渐提高,这也是听障人士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