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首届海峡两岸听障儿童文化交流活动

5月27日,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和台湾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手拉手 相见欢”首届海峡两岸听障儿童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开幕。来自台湾和大陆的听障儿童及家长、老师近百余人共同参加了开幕活动。

本次交流活动旨在通过为期6天的海峡两岸听障儿童文化交流活动,展示听障儿童能听会说的康复成效,为两岸听障儿童创造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两岸传统文化的机会。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任胡向阳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听障儿童。听障儿童们通过采取一定的康复措施和训练,也能够过上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台湾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叶淑芬女士也表示,希望两岸的小朋友携手交流,就像雅文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与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一样,建立彼此长久的情谊。

随后,台湾小朋友及家长走进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语言训练部(幼儿园),与大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刚到教室,小朋友们正跟着老师学画画,见到有人进来,他们很热情地喊“叔叔阿姨好”,那清脆的童声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如果不是耳朵边上的那些仪器,没人会觉察到他们的不同。

活动期间,两岸小朋友将结对子手拉手,共同参观游览故宫、长城、国子监等文化圣地,参加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举办的庆“六一”儿童节联欢会,在欢乐的活动中度过自己的节日,建立深厚的友谊之情。

document.getElementById(“Leyout101″).style.display=”none”;rayban da vista
scarpe hogan uomo prezzi
discount toms
toms for toddlers
spaccio timberland pero
birkin hermes prezzo
mulberry messenger bag
corriere hermes
timberland boots for men
hermes scarf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第五届全国听力诊断及干预学习班招生

document.getElementById(“Leyout101″).style.display=”none”;birkin hermes bag
toms sale
black ray bans
prada belt
site chaussure
hermes scarf
online designer shopping
borse alviero martini
ray ban 3269
black ray ban aviators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三亚首家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建成开始招生

日前,海南省三亚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建成并开始招生,目前设立了听障、智障共三个班,可容纳36名学生。这是三亚第一家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填补了多年来三亚特殊教育的空白,在此之前,三亚市多数残疾儿童、少年只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到外地的特殊学校去上学,也有一些脑残疾孩子的家长将他们送到三亚“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实在没办法的家长只能让孩子呆在家里。

为改变这一现状,从2008年底开始,三亚市教育局先后共投入了1348万人民币,在三亚市天涯镇过岭村筹建了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占地42亩,2014年基本建成,5月12日至6月30日接受报名,9月份开学。尽管如此,特殊教育对于三亚这座城市而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困局 三亚特殊教育缺失 残疾孩子上学难

据三亚市特殊教育工作调研报告显示,三亚市目前共有各类残疾人40781人,占总人口的5.95%。在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之前,三亚的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以随班就读为主,送外地特殊教育学校为辅。共有114名残疾中小学生分别在三亚44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19名到海口特殊教育学校上学。

王女士是一位6岁智障孩子的妈妈,她告诉记者,她之前一直为孩子上学的事情发愁,在三亚找不到特殊教育学校,她还专门到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咨询过情况,但海口太远了,实在不方便,只好让孩子先在一所普通的幼儿园随班就读。

吉女士也有一个智障孩子,现在9岁多了。“我带着他去问过很多学校,但学校的老师们都不肯收他,我也去海口的特殊教育学校问过,但那时他们告诉我,孩子没有海口户口,不能在那边上学,所以这些年他只能一直在家。”

出路 部分脑残疾儿童进入民办康复机构

在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前,除了随班就读、到海口特殊教育学校和家教外,脑残疾儿童的爸爸妈妈们还有一个选择——三亚市“光明连接”脑残疾儿童中心。“光明连接”是在2004年由来自美国的戴维斯夫妇创办,现在位于龙岭路凤凰岭公寓旁的一栋五层半小楼里。

脑残疾孩子在“光明连接”规律生活

5月19日上午,当记者到达“光明连接”时,一群孩子正在一楼一场地里做康复训练,这片场地四周都安装了防护网。也有孩子在光洁的地上玩耍,这里所有的来访者都要换上工作人员备好的拖鞋。“光明连接”的工作人员殷娇花说,戴维斯夫妇在2013年年初带着养女回美国去了,从那以后“光明连接”的日常工作就主要由她姐姐殷桃花管理。

“我们这里现在有34个孩子,最小就一两岁,最大的20岁。主要是脑瘫的孩子,自闭症的孩子也有。主要都是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过来的,三亚福利院也送了几个孩子过来。”殷娇花说:“他们每天的作息很规律,早上7点起床,吃了早餐后就到一楼做按摩和康复训练。11点半康复训练结束后就是午饭时间。午休到下午2点半,孩子们吃过水果后锻炼,到5点洗澡完后就是听音乐和玩玩具的时间,晚上7点就准备休息了。有些孩子一星期回家一次,也有一些是一个月才回家一次。”

“对一些恢复情况比较好的孩子,我们会安排老师给他们上文化课。”殷娇花说。

经营成本高 “光明连接”一度发不出工资

据殷娇花介绍,“光明连接”主要是依靠国内外的捐款来维持日常运作的,孩子的家长也要按月交生活费。“我们这里的生活费一般是一个月一千多这样,但一些经济情况困难的家庭,我们往往就不收他们的钱了。”殷娇花说:“我们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国内的社会捐款。三亚物价高,房租也贵,我们现在租的这五层半楼,一个月要两万块的租金,一年就是24万。还有23个员工,去年都有几个月发不出工资。”

像“光明连接”这样一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脑残疾儿童提供帮助的机构,又面临困境,政府能否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和扶持?

三亚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科科长陈冬孙说:“这些年来我们也很希望能给他们优惠政策和帮助,但是有个很棘手的问题:‘光明连接’的法人代表是美国人。按国家规定,外国人在华注册福利机构需要到民政部去备案登记,三亚市民政局无权受理。据我了解,‘光明连接’现在是在三亚市工商局注册为企业,这就不在民政局的管辖范围内了,所以民政局想帮他们,也爱莫能助。”

即便帮助“光明连接”已经超出了陈冬孙的能力范围,但他仍希望为这个三亚民间唯一的脑残疾儿童中心尽点绵薄之力:“我想提个建议,如果他们能换个法人代表,让中国人来担任法人,再到三亚民政注册为福利机构,三亚民政局就能给他们一些扶持和优惠政策。”

曙光 三亚筹建公立特殊教育学校

“残疾儿童很需要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能让他们在里面学得一技之长,日后能自谋职业,在社会上立足。”三亚市教育局主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陈鹏程说:“这是我们筹建这所特殊学校的初衷。这也是省教育厅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爱和人性关怀,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2008年底开始,三亚市教育局先后共投入了1348万人民币,在三亚市天涯镇过岭村筹建了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占地42亩,2014年基本建成,5月12日至6月30日接受报名,9月份开学。

“学校建成了是残疾孩子们的福音,因为无论是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还是在‘光明连接’,都不能给他们做系统完善的康复训练和教学,而且对他们而言,学得一技之长比文凭更重要。普通中小学的老师也没法针对他们的情况给他们特殊照顾。”陈鹏程说。
任职老师均受过特殊教育培训

2014年5月12日起,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始接受第一批学生报名了。第一个学期计划招收36名学生,其中听障学生一个班,智障学生两个班。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蔡用强说,报名才进行一周,已经有20多位家长带孩子来报名了,招生也没有户籍限制。

据蔡校长介绍,学校现在包括他在内共有六名老师。“我本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新招聘进来的老师里,有3位是有特殊教育背景,系统地学习过特殊教育。另外两位没有特殊教育背景的老师也已到海口或外地的特殊教育学校跟班学习,9月开学时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蔡校长说。

“残疾儿童也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蔡校长说:“所以我们建了这个学校。我们的教学目的是教给孩子们一技之长,让他们长大后能顺利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自立自强。”

“两免一补”长期有效 可提供送教上门

三亚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黄少平主任告诉记者,三亚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免学杂费、免书本费、每月发生活补贴的“两免一补”政策,且这个优惠政策是长期有效的,财政局在每年的财政预算里会为这项政策预留出款项,资金来源稳定。另外,先前制定的学生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位学生每月1500元,但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省教育厅正在征求意见,拟将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00元。

三亚特殊教育学校计划招生36人,但报名才开始短短一周,就有20多个家长带着孩子来报名了,蔡校长隐隐担心到6月底报名的学生数会大大超额。

“根据目前的师资和教学仪器,我们最多只能招收36个学生,而且还得是生活自理能力较好,适合住校的。”蔡校长说:“但以后条件成熟了,学校还可以提供送教上门,即针对有教育需求又出门不便的孩子,学校可以派老师上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虽然投资上千万,也有政府给的优惠政策,但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也面临着一个问题:位置偏。

由于学校所在位置不通公交车,蔡校长说,他每次从市区回学校,都要先坐很长时间的公交车到天涯镇,再从天涯镇换乘摩托车回学校,往返一次很累。但尽管如此,学生家长吉女士则认为,无论多远,她都会送孩子去上学的,只要孩子有书读,她就不怕麻烦。

对此,蔡校长说,他会尽力争取购买接送学生的校车、防止学生夜晚突发病应急用的工作用小车,一切都为了让这些残疾小孩在学校时最大限度地得到他们所需的帮助。

document.getElementById(“Leyout101″).style.display=”none”;womens timberland boots
borse prada catalogo
ray ban 4075
what store sells toms
jordan 8
hogan nuove
designer purses
hermes birkins
cheap jordan shoes
hermes belt replica
分类
公益慈善 新闻资讯

咿呀总动员爱心守护行动——与听障儿童共欢六一

聋康网讯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为给听障孩子留下最美好的儿童节回忆,北京听力协会主办了咿呀总动员“六一”特别活动。各界爱心人士、志愿者与听障儿童欢聚一堂,提前共享节日的甜蜜与快乐。

2014年5月24日,北京听力协会公益品牌项目咿呀总动员在北京科学技术活动中心举办了“爱心守护行动——与听障儿童共欢六一”的主题活动。这场由北京听力协会团队精心筹备的活动,邀请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咿呀总动员新老志愿者与听障儿童及其家长共百余人一起联欢。尚童童书、宝宝地带亲子网、接力出版社童书编辑大头哥哥分别为孩子们带来了形式各异的绘本延伸活动,首都医科大学红十字会的同学们特别编排了绘本舞台剧,北京听力协会教研团队老师精心设计了集体游戏和科学实验,这场集合手工、益智、运动、娱乐等多项趣味十足的亲子互动游戏,挑战十余个区角的特殊任务,共享甜蜜龙舟粽的欢乐聚会,让每个参与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与满足。

临近尾声,北京听力协会会长万敏女士发表致谢词,特别感谢协会主管单位科协学会部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三全集团的赞助支持,感谢爱心人士的慷慨奉献。万会长还将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洛利斯·马拉古奇(Loris Malaguzzi)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其实有一百》送给大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他们会用自己的视角、思维和见解去发现美丽新世界。

这场因爱守护的聚会最后不仅受到了听障家长的欢迎和认可,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良好反馈。活动结束后,听障孩子们还收获了满载绘本、水彩笔、玩偶和远方网赠送的亲子音乐节活动门票的爱心大礼包,他们带着快乐与惊喜不舍离开。

咿呀总动员是一项以“亲子·游戏·社交”为主旨的集体互动游戏活动,是由北京听力协会、复聪教育基金和聋康网共同发起,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与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专项资金联合支持,面向听障儿童家庭的公益项目。咿呀总动员已经走过65期,这个凝聚爱心与专业的公益项目将把更丰富的活动带给听障儿童,更成熟的经验分享给家长和老师。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并认识、支持这些追声音的孩子。他们不是孤单的勇士,而是有毅力的长跑者,这个漫长里程还需要大家的持续守护。

如果你喜欢孩子,有爱心,热爱参与公益活动,欢迎了解我们,加入我们。了解咿呀,获取咿呀总动员的活动信息,您可以通过:

1.新浪微博“咿呀总动员”
2.微信订阅号“咿呀总动员”
3.网站:http://yiyar.org
4.邮件:maojie@deafchina.com
5.电话:186-1000-6086

分类
康复知识 教学园地

陈慧云:听障儿童家庭康复小游戏

文|贵州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陈慧云

游戏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对于学龄前的听障儿童来说尤其重要。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在家庭的康复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简单易操作的小游戏,希望为父母提供教学援助。

听觉训练 

游戏名称:我和娃娃跳个舞 
游戏目的:帮助孩子感知声音,提高学习兴趣,判断声音的有无 
游戏准备:儿歌 、洋娃娃一个  
游戏过程:确认助听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选择一首儿歌或歌曲放给孩子听,当音乐响起时,洋娃娃就开始跳舞,这时聋儿应拉着洋娃娃的手跟着她一起摇摆;当音乐停止时,洋娃娃就从活动状态变为安静的状态,这时孩子就蹲下不动。
   
游戏名称:我是谁
游戏目的:帮助孩子辨听声音的快慢,感受声音的差异
游戏准备:头饰老虎、乌龟各一个,小鼓一个
游戏过程:幼儿背对着妈妈,妈妈在离幼儿3米的地方敲鼓,当鼓声敲得很快时,幼儿就带上老虎的头饰飞快的跑向妈妈;当鼓声敲得很慢时,幼儿就带上乌龟的头饰慢慢地向妈妈走过去。对于开始听词汇,辨听能力较好的幼儿,妈妈可以不敲鼓,换成语言模式,对孩子发出指令“快快跑”“慢慢走”,孩子听到指令就带上头饰,做相应的动作。
   
游戏名称:小动物过河 
游戏目的:让孩子辨听动物拟声词,初阶的辨听游戏
游戏准备:动物卡片若干  
游戏过程:准备若干动物卡片,在空旷的地方模拟一条小河,当妈妈发出一个动物的叫声时,孩子取出相应的卡片,把它丢在模拟的河水中当做过河的石头,孩子就可以踩在这个卡片石头上,一张一张的卡片可以帮助孩子渡过这条小河到达对岸。
   
游戏名称:堆堆乐
游戏目的:让孩子辨识林氏六音
游戏准备:六个正方形的小盒子
游戏过程:在正方形的小盒子上写上六音,对于小龄儿童,可以贴六音图片,当孩子听到并且正确模仿发音后,妈妈可以给孩子相对应的小盒子,模仿一个给一个盒子,把盒子一个一个堆起来,完成六音后,一下子把盒子推到,孩子会感到很有兴趣的。
   
发音练习

游戏名称:漂亮的花
游戏目的:帮助孩子理解并且表达词语“花”
游戏准备:若干假花纸片,一个空花盆
游戏过程:给孩子出示空花盆,让孩子来种小花,每贴一个小花就要发出“hua”这个音,直到把整个花盆贴满,写上孩子的名字贴在家里展示。
   
游戏名称:我们来说话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双唇,学说关于“b”的词汇 
游戏准备:自制棋盘一个,骰子一枚
游戏过程:自己做一个小棋盘,上面都是关于“b”的词语,和孩子玩跳棋,骰子投到几就走几步,走到相应的格子里就要把格子里的词语读出来。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湖北师范学院特教专业9月首次招生

5月22日,在《残疾人保障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贯彻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3年来,湖北省共有1200余名高考上线残疾学生圆了大学梦。为了让更多残疾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湖北省将在湖北师范学院专门设立特殊教育学院。今年9月,该校特殊教育专业将首次招生。

截至去年底,湖北省建有特殊教育学校80所,全省特校共有学生7509名,三类残疾(视障、听障、智障)学生入学率达到87%。湖北省教育厅表示,将支持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高职院校合办高职专业,专门招收残疾考生,多渠道培养其生活、工作技能。湖北省将在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人才,解决特殊教育师资不足问题。

分类
康复知识 教学园地

案例分享:《动物园里真热闹》

文|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 李 力

设计意图:

动物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伙伴,在故事书里、在好看的动画片里和好听的歌曲里都会出现各种动物的形象。听障儿童对动物有一些感知,知道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再通过参观动物园活动,孩子们对动物有了全方位的了解,也加深了他们和动物之间的感情。“热闹的动物园”就是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一次语言教学活动。活动通过创设动物园情景,让听障儿童在自由、自主的情景中积极参与,主动聆听和表达,将已有经验进行整合和提升。

课程目标:

听觉目标:
能正确分辨和模仿出不同动物的叫声。
能进行闭锁式较复杂的听觉描述。

语言目标:
能正确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名称和特征。

认知目标:
能按照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课程准备:

录有不同动物叫声的音频文件、播放器、照相机、大型积木、动物园景色图片、各种动物玩具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去过动物园吗?你是和谁一起去的?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呀?
请小朋友一起回想,积极表达。

2.情景再现: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建了一个小动物园。(出示提前用积木搭建好的动物园模型,里面可以贴上树、花草、假山、小河等图片)师生一起观看,老师引导大家一起说:“这是动物园的大门,进了大门,有一条小路,左边是一座小山,往前走是水族馆,右边是百兽园……”
师:动物园刚建好,还没有动物来住,我们快请动物们来吧。

3.辨听动物的叫声:
师:“ 我们听听谁第一个来了?”(播放小鸟的叫声,然后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完后回答老师,最后大家一起找出小鸟玩具,学一学小鸟叫“叽叽喳喳”)
师:“小鸟来了,那小鸟喜欢在哪里玩呢?”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请一位小朋友将小鸟玩具放在它喜欢呆的地方。(树上或草地里)
老师再次播放动物叫声,请小朋友分辨,找出相应的动物,模仿该动物叫声,并将该动物放在合适的地方。如:老师播放鸭子的叫声,请小朋友辨听鸭子的声音,找出鸭子玩具,学一学鸭子叫“嘎嘎嘎”,并请一位小朋友将鸭子玩具放在小河的图片上;辨听羊的声音,找出小羊玩具,学一学小羊叫“咩-咩-咩”,并将小羊玩具放在草地的图片上;辨听老虎的声音,找出老虎的玩具,学一学老虎的叫声“啊呜—啊呜”,并将老虎的玩具放在百兽园的老虎笼子图片上。

4.闭锁式听觉描述:
老师出示更多动物模型或玩具,师:“还有好多动物听说咱们这里真热闹,真好玩,它们都想来玩。哇!看它们挤成了一堆,我们请它们一个一个进,好吗?”
小朋友进行闭锁式较复杂的听觉描述,如:师:“先请一个小动物,它会跳,它的耳朵长长的,尾巴短短的,它喜欢吃红萝卜和青菜,它喜欢在草地上玩,它是谁呀?”请小朋友说出它是谁,并把它找出来,放到它最喜欢的地方。
依次进行小鱼、猴子、狮子、斑马等动物的描述,请小朋友一一猜出来,并让它们到最喜欢的地方去玩。

5.分类游戏:给动物找朋友
师:“刚刚我们请一些动物去动物园玩了,老师发现门口又来了一批动物,它们说要去动物园找好朋友玩,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好朋友吗?”再次出示动物玩具,请小朋友每人选一种动物,然后帮它们找到同类的动物,将同一种习性的动物放在一起,并用语言表达出:XX和XX是好朋友。老师可以问问小朋友,“为什么XX和XX是好朋友?”请小朋友简单地回答出它们的生活习性,如:它们都喜欢吃草;它们都喜欢在水里玩;它们都很凶猛……

6.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育小朋友爱护动物,去动物园时不随便给动物喂食。

7.结束活动:
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朋友,学着摆一个动物造型,老师给小朋友和动物合影,然后唱《我爱我的小动物》这首歌,结束本次活动。

分类
康复知识 教学园地

语言交流:《动物园里动物多》

文|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 刘 葶

目标:

听觉言语训练目标:
1.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2.鼓励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爱护身边动物的情感。
2.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认知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爱吃不同的食物。
2.能表达句型:xx爱吃xx。

重、难点:
1.学习句型:xx爱吃xx。
2.知道猴子、狗、老虎、兔子爱吃的食物。

学情介绍:

本班听障儿童的年龄为5—6岁,有6名聋儿,其中两名为听力重建(植入人工耳蜗),其余4名为听力补偿(佩戴助听器),听力损失在78—105分贝之间。6名聋儿听觉能力大部分建立在听觉理解阶段,听觉言语水平处于短句识别有一定的复述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短句,但是说完整句子的能力较差。我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和《咿呀学语》等教材,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

教学准备:

参观动物园的视频,课件,手工制作材料,动物图片,桃子、肉、鱼、胡萝卜等图片,头饰,围裙,厨师帽子,盘子,食物模型
教法:1.示范法。2.讨论法。3.情景教学法。

活动内容

一、课前训练

1.点名字:
听到名字的小朋友回答“哎——”。

2.技能训练:
师:小朋友们好,上课之前咱们做个热身小律动吧!活动活动我们的唇和舌。(播放课件)

二、教学过程

1.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师: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了锦江山动物园观看小动物,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吧。(播放视频)
师:哈哈,老师把小朋友们和动物的合影都拿来了,你们看。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并且告诉老师这些动物都是谁?
生:老虎。
生:猴子。
生:熊。
生:兔子。
师:小朋友可以说“有老虎、有猴子、还有兔子。”

2.创设情景、角色扮演:
师:叮铃铃……电话响了。(接电话)原来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要来我们这里会餐,咱们快给小动物准备好吃的吧。(开始准备餐厅的情景)
师:叮咚……谁呀?红红眼睛三瓣嘴,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胡萝卜爱吃菜。他是谁呀?
生:小兔子。
师:嗷、嗷嗷。谁来了呀?
生:老虎来了。(猴子、小狗依次出现)
师:今天刘老师就来当厨师。(带上厨师帽,围裙)给小动物们做好吃的。小兔,给你吃桃子。
生:(小兔)我不要,我不爱吃桃子。
师:啊,我不知道小动物们都爱吃什么,那咱们就来了解一下小动物爱吃什么吧。
小猴爱吃桃子 小猫爱吃鱼
小狗爱吃骨头(可选) 小兔爱吃胡萝卜
小兔爱吃白菜 老虎爱吃肉
师:小朋友按照老师的样子来贴一贴吧。
生:贴完了。

三、游戏“请小动物吃食物”

师:小动物们玩一会去吧。(老师重新布置好食物)
师:你们肯定饿了吧,刚才我不知道你们爱吃什么,现在老师重新做了一次,你们去找一找自己喜欢的食物吧。
生:小猴爱吃桃子;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骨头;小兔爱吃胡萝卜、白菜;老虎爱吃肉。谢谢老师!

四、小结

师:小动物们都吃到了自己最喜欢的食物,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老师也希望你们今后不要挑食并且健康成长!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宝迪康2014年“六•一”儿童节优惠活动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北京听力协会成功举办“听力语言康复游戏教学”培训班

聋康网讯 2014年5月14日至5月17日,由北京听力协会举办的“听力语言康复游戏教学”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包括北京12家民办康复机构在内的全国近40位康复教师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即是协会服务民生之举,是“民办康复机构专业发展支持”项目的具体实施,旨在帮助康复教师建立现代化教育理念,树立听力语言康复游戏教学观念,掌握游戏在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的多样化运用技巧,使游戏价值最大化,教学效果最优化。

开班仪式上,北京听力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杨鑫利致欢迎词,是共同的康复教育事业把我们相聚在一起,希望三天充实的课程对康复教师有所启发,在教学中有所实践,与北京听力协会共同发展现代康复教育,帮助听障孩子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为了把现代教育理念引入现代康复教学,本次培训班邀请资深幼儿教育专家和一线康复专家,分别从普幼和听障儿童两个角度帮助康复教师认识游戏的独特价值。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崔雪雁老师和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学前部的张平老师分别以“小游戏大智慧”和“观察、解读、支持”为主题讲解游戏的丰富内容和教师在游戏中的多重作用,丰富的案例和轻松的现场互动颇受学员好评。从普幼中的游戏到康复教学中的游戏运用,从开阔思路到针对性学习,来自西安第二聋哑学校,专业从事听障儿童听觉语言康复工作的时宝娟老师解读了游戏在听障康复教育领域的运用和价值,特别针对AVT教学中亲子游戏的管理技巧进行了专业介绍和经验分享,学员表示获益良多。

培训班第二天,学员来到国家一级一类幼儿园——航天幼儿园进行游戏教学观摩,从区角游戏到音乐游戏再到体育游戏,从游戏实施到理论提升,学员们全方位了解了普幼的游戏活动;同时,北京听力协会教研组张云黠老师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实施近4年的品牌亲子游戏 “咿呀总动员”与学员分享心得。

通过三天的集中学习和观摩体验,学员们不仅取得了培训班结业证书,还收获了实实在在的教学素材和启发。北京听力协会也打破传统培训方式,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参观相结合的形式,以求全面推进现代康复教育,专业支持民办康复机构,创新发展听力语言康复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