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保护残疾人在航空运输中的合法权益

2009年5月25日起,残疾人在乘坐航班时,若需要航空公司提供航空器上使用的医用氧气或机上专用窄型轮椅、需要托运电动轮椅或携带服务犬进入客舱等服务,只需在订座时提出,就能得到相应的免费服务,但提出时间不能晚于航班离站前72个小时。这是民航局运输司在4月30日颁布的《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试行)》中的规定。该办法是我国在残疾人航空运输方面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对保护残疾人在航空运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7月,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残疾人航空运输的需求,民航局联合北京奥组委和中残联共同发布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残疾人航空运输政策》,对保障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试行)》是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残疾人航空运输政策》的基础上跟踪调研,广泛在行业内外征求意见后形成的,目的是保护残疾人在航空运输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并将其常态化。该办法共9章,涵盖订座、购票、乘机、空中服务等运输流程,在轮椅使用、座位安排、助残设备存放、服务犬运输、信息告知等方面较之以前有了很大进步。

  办法中明确规定,当承运人因安全等原因拒绝为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提供运输时,应向其说明拒绝的理由。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要求提供书面解释的,承运人应在拒绝运输之后10日内提供。由于航班取消或不能提供残疾人所要求的设备而被迫转到其他承运人的航班时,由该承运人提供残疾人向原承运人所要求的服务,原承运人应予以协助。

  办法规定,承运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应根据请求,向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提供航空运输中有关设施和服务的信息。除以下两种情况外,承运人不得要求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医疗证明:在飞行中需要使用医用氧气,或者承运人有合理理由认为残疾人在飞行过程中没有额外的医疗协助无法安全地完成航空旅行。

  办法还要求承运人、机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要在候机楼的主要出入口处为残疾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并设立醒目标识。残疾人在地面轮椅、登机轮椅或其他设备上不能独立移动的,承运人、机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按各自责任不得使其无人照看超过30分钟。

  办法规定,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请求做私下安全检查的,安检人员应及时安排。通常情况下,承运人、机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应安排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及其陪伴人员优先登机。承运人、机场和机场地面服务代理人应尽可能安排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使用廊桥登离机,并提供相应协助;在不能提供廊桥的情况下,应提供登离机协助。

  办法对助残设备的托运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承运人应在靠近客舱门的地方接受托运和交回助残设备,以便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能尽可能使用自己的助残设备;托运的助残设备应从货舱中最先取出,并尽快送到客舱门交给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肢残、助行器、拐杖、折叠轮椅、假肢、聋人助听设备、电子耳蜗、助听器、盲杖、多功能简易盲人助视器、盲人眼镜可以带进客舱。对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的助残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过程中,安检人员判断该助残设备可能藏有武器或其他违禁物品的,可进行特殊程序的检查。电动轮椅应托运,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托运电动轮椅,应在航班离站时间前3小时交运,并符合危险物品运输相关规定。

  对于空中服务,办法中规定承运人在以视频方式向旅客播放安全须知时,应加注字幕或在画面一角使用手语向听力受损的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进行介绍。服务犬也首次被允许带上航班陪同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但残疾人应向相关部门提供服务犬的身份证明和检疫证明。带进客舱的服务犬,应在登机前为其系上牵引绳索,并不得占用座位和让其任意跑动。

  此外,办法还对联程运输中交运承运人负责提供航班的衔接服务作了明确规定。

分类
新闻人物 新闻资讯

国内首位聋人博士 研究手语为聋人造福

在出版过一本译文后,目前郑璇正在翻译第二本英文书。

  2岁坠入无声世界;26岁成为首个聋人博士生。“小聋女”郑璇——

  用手语“说”出“日月光华”

  她叫郑璇。许多人与她初见时,听她说着流利的英语,根本不会想到这个清秀的女孩竟是聋人。俗话说:十聋九哑。因为聋人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最终导致说话能力丧失。他们想和常人一样读大学几乎不可能。但身患一级听力残疾的郑璇创造了奇迹:不仅念完了大学本科,念完了硕士,还考进复旦大学攻读博士,成为国内唯一的聋人博士生。她攻读的专业名叫“手语语言学”,是目前国内唯一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手语的专业。郑璇有个心愿:“用我的研究,帮助更多的聋人。”

  研究手语为聋人造福

  何谓手语语言学?这项研究对聋人究竟有何帮助?采访时,郑璇与记者互发手机短信“交谈”。她解释道,大家都知道手语,可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把手语当成汉语、英语一样的真实语言。其实,手语也有语形、语汇、语法,如果从这个方向去研究去丰富手语,那么,聋人的生活将增添便利与精彩。

  郑璇说:“手语也是一种语言,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复旦拥有国内唯一的手语语言学研究群体。我们的任务,不仅要向人们宣传手语是一种语言,更要完善和丰富它,为天下的聋人造福。”她眼下正在研究“手语如何表达抽象概念”。一般人认为,手语是形象的,所以抽象无形体的东西很难表达。但郑璇认为:“只有能表达抽象事物,手语才能成为完整的语言,而我就在研究到底如何表达。”

  每周二晚上,她都在复旦的3108教室为本科生主讲选修课“手语公益课程”,总共有100余位学生听讲。上课时,有学生问起复旦校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用手语如何表达,郑璇用形象生动的手势作答。她还在课中表演手语歌曲《同一首歌》,手势翩翩如同优美的舞蹈一般。她用自己的研究与实践,让手语变得生动美妙。

  两岁不幸听力残疾

  郑璇的老家在武汉。两岁时,一次医疗事故导致了她听力残疾。有一天,小郑璇着凉得了感冒,发起烧来。妈妈去医院开了几盒卡那霉素,请厂里医务室的医生帮忙每天为女儿注射。卡那霉素是一种“耳毒性药物”,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听力减退。那一次,医务室的医生疏忽大意,忘记了幼儿用药量需要减半,将成人的剂量打入了小郑璇体内……

  从此,郑璇陷入无声的世界。“耳朵坏了,但绝对不能让孩子成为哑巴!”父母没有放弃希望和努力,给她买了最好的助听器。外婆提前退休来到郑璇身边,一天四五个小时;母亲和外婆两个人轮流在她耳边“喊话”,直到两个人嗓子都喊哑了为止。后来家里买了一台收音机,让她听儿歌、听故事,每天都开着最大音量。终于,4年后,这个聋孩子开口了。

  心之乐章永不屈服

  到了上学年龄,虽能说些话,但郑璇还是个“小聋女”。父母没让她去聋哑学校。小学、中学,她和普通的孩子共处一个教室,上课听不清老师讲些什么,下课又无法和同学交流。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郑璇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在各种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奖。小学、初中、大学,她在孤独中一路奋力前行,1998年,17岁的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国家人文科学实验班。

  大学里,郑璇续写着她的神奇故事。听力残疾,她靠对口型和猜测,分别以78分和61分的成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听力和笔试,拿到了证书。本科她主修中文,这时,她不满足自己模糊的发音,买来普通话培训课本和磁带,放最大的音量,做语言康复练习。一次次的朗读、演讲,她经过正音练习,终于练就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她很喜欢中国民族舞蹈,先后加入湖北省和上海残疾人艺术团,曾与著名聋人舞蹈家邰丽华同台演出《千手观音》。这些传奇故事的背后,浸透着郑璇多少汗水。

  硕士毕业后,她萌发了投身聋人康复事业的念头。听说复旦中文系有个言语障碍专业方向,研究中国手语语言学,她便来到复旦。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十分繁重,来到复旦的两年间,郑璇一边研究手语,一边走出校园,投身于帮助聋哑人的公益事业。她帮多家聋人网站做管理工作,辅导和帮助聋人孩子,鼓励聋人朋友重燃生活的希望,还参与了全国性聋人字幕工程和驾车运动。残疾人的各种公益活动,到处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这些年,郑璇与残疾朋友们交流最多是网上,她有两个几乎不会重名的网名,一个叫“其叶青青”,一个叫“空里流霜”。她为同命运的网友留下自己的感言:“朋友,不要以为我的世界一片寂静。我心中的声响,记录着永不屈服的乐章。”郑璇说,这两个名字代替了她的两只耳朵,倾听着别人和世界的声音。她又说:“我的理想在飞,那就是在健全人与聋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分类
医疗 新闻资讯

鼻炎、咽炎为什么能引起耳聋

人的鼻咽部至中耳腔有一狭窄的长约2.5厘米一3.5厘米的咽鼓管,两端均有开口,是沟通鼻咽与中耳腔的管道。咽鼓管在平时闭合成缝隙状,在张口、吞咽、呵欠、歌唱时咽鼓管开放以调节鼓室气压,保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维持中耳传音装置的各种正常活动,有利于声波传导。

各类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的患者由于鼻咽部炎性渗出,分泌物增加,粘膜肿胀,使咽鼓管发生堵塞不能正常开放。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腔,中耳腔内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中耳腔内形成负压(鼓膜内陷)且发生病理变化。粘膜充血、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形成中耳腔积液,影响传音功能的正常传导,从而使听力减退。

鼻炎、咽炎反复发作时,鼻腔内细菌通过咽鼓管侵及中耳腔形成化脓性中耳炎,导致传音障碍。对小儿来说,由于咽鼓管尚处于发育阶段,较成人短、平、宽、咽口位置较低,因此易患中耳炎。

患者听力减退前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感冒或鼻炎史。听力因头位变动会暂时改善(如头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暂时好转)。有时还会伴有自声增强现象(听自己说话声音比平时特别响亮的感觉)。有些患者伴间断性耳鸣和不同程度的耳疼及耳内闷塞感,用手按捺耳屏时,耳鸣及闷塞感会减轻。此类患者应积极治疗各种鼻和咽部的疾病。小儿应积极、彻底防治各类鼻炎、咽炎、扁桃体炎,预防感冒,加强身体锻炼。

鼻炎、咽炎发作时切忌捏鼻鼓气,以免细菌侵及中耳腔。早诊断、早治疗,对保护好双耳听力起决定性作用。

分类
新闻人物 新闻资讯

三胞胎:我们想听到有声世界的声音

黑漆漆的大眼睛,顽皮的表情,1岁4个月大的黄家三胞胎兄弟活泼可爱。可令人痛惜的是,3个孩子都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寂静,他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这单调的环境,可在他们纯净的眼神中我们分明读到渴望:人们的嘴在不停地动,他们朝我们笑的时候在说着什么?我们也想听到世界的声音……

  2008年1月9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对于黄家来说却充满了阳光,3个小生命一起降临了,是3个可爱的男孩儿。尽管家庭并不富裕,可看着嗷嗷待哺的3个小宝贝,一家人的心中溢满喜悦,就算再困难也要把孩子抚养成人。他们为三胞胎兄弟取名黄梓烜、黄梓益、黄梓峻,盼着孩子快快长大。

  可就在孩子出生3天后,医院出具的一份报告击碎了黄家人所有的梦想:孩子们没有通过听力测试,三胞胎全部没有听力!“3个聋儿”,得知这一消息的瞬间,孩子的奶奶失声痛哭:“为什么?不是说父母的这种情况不会遗传到孩子身上吗?”原来,三胞胎的父母都在年幼时由于药物导致耳聋,在母亲怀孕时,黄家曾担心会传给孩子,可是经过咨询,后天致聋的遗传几率极小,他们才放心地期盼着三胞胎的降生。

  医生说人工耳蜗可以弥补孩子的听力缺陷,这使黄家人燃起了一丝希望,可3个孩子安装人工耳蜗所需的医药费高达几十万元,高昂的费用又让一家人望而却步。黄家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一家8口人中有5口聋人,全家挤在一套74平方米的单元房里。全家每月的收入只有3000多元,而光是3个孩子的奶粉和尿不湿的花费就要2000多元。

  “孩子啊,你们怎么不投胎到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啊!好给你们治病,健康快乐地成长!”爷爷奶奶商量着把房子卖了为孩子们安装人工耳蜗。“医生说,2岁之前安装效果最好。”孩子的母亲也整日以泪洗面。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5月13日,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赵亮等人得知了这家人的情况后,特意上门探望,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三辆童车及生活用品。看到黄家的房子漏雨发霉,当即表示为他们修葺。抱着3个可爱的孩子,赵亮动情地说:“不能让他们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决定近期带3个孩子到北京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尽全力帮助这一家人。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卢德之:不能让为弱者服务的人成为贫者

莎利文康复中心是在北京海淀区民政部门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但他们接受的聋儿却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而且这些孩子,大多数家庭经济非常贫困的。当地政府认为这些聋儿的康复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太密切,难以提供支持。

莎利文的确需要得到帮助。

那里有五十多个孩子在接受康复训练,但是资金缺口很大,硬件投资明显不够。为了节约资金,创办人把自己家当几乎都用上了,中心的几位负责人都是不拿工资、无偿工作的。在中心工作的老师们都是特教或幼师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时也都是学生骨干,来到这里,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每月也只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而且就这点微薄的工资还不能保证按月及时发放。

孩子们也没有什么玩具,很多孩子身上穿的衣服是老师们亲手给他们做的。每到春节,一些孩子根本没有路费回家与父母团聚,老师们只能把他们带回自己家里过年。就是在这样不容易的情况下,莎利文的老师们为了孩子们的康复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用一流的专业化服务,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使聋儿康复率远远超过我国平均水平的26.7%,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美国的聋儿康复率为80%以上)。

我们呼吁政府和社会能更多地关注聋儿康复,关注聋儿康复机构。像莎利文康复中心的老师这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拿这么低的报酬,在全国的同行业里,恐怕是司空见惯的。这与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都是极不相称的。在国外,莎利文这样的机构里的老师社会地位很高,待遇非常好。

中国的这些从事聋儿康复的老师们,确实有心做好工作,而且他们做得效果也很好,可是他们也需要社会关怀,为他们解决职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在高度赞扬他们行为的道德性,赞扬他们的职业精神的同时,社会应该关注这些慈善工作者的生活,让他们享受与他们“身价”相一致的待遇。我们不能让为弱者服务的人成为贫者。

分类
医疗 新闻资讯

情绪不稳可造成听力下降

听力实际上就是耳对外界声音刺激的感觉。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任何感受都有明显的主观意识,都受兴趣及注意力的影响。

譬如正在播放一曲很优美动听的歌曲,如果你有许多事情急着要办,或者有很多事正在考虑,即使这个曲子再好听,你也会毫无兴趣,任其在耳边回响,似乎没有听到。这就是情绪和主观意识的作用。

人类的听觉功能,已经达到了高度分化的水平。它对声音感觉的敏感性几乎是很难想象的,对声音强度的感受范围,从最小到最大,可以相差几倍、几亿倍,这是一般的电子仪器无法办到的。因此,听力的形成,是人体复杂生理功能的体现,也明显地受心理情绪的影响。

一个长期情绪低落、焦虑、悲观的人,对周围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愿意找一个僻静、没有什么声音刺激的地方,因为不管什么声音都会给他增加烦恼。如果长期下去,由于听力器官缺乏应有的声音刺激,也会导致听力的敏感性下降。因此,中老年人保持情绪稳定,对周围环境和生活充满爱,不断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也有利于延缓听力的衰退。

分类
公益慈善 新闻资讯

爱尔基金上海启动 爱优递捐助240万元网店系统

2009年5月17日全国第19个助残日,由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三方共同主办的 “女市长爱尔慈善基金”成立仪式暨慈善晚宴18:30在上海市希尔顿大酒店举行。

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上海市副市长赵雯、上海市人大副主任杨定华、全国政协常委、女市长分会名誉会长左焕琛、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执行会长陶斯亮,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理事长阎明光,来自上海女市长研修班60位女市长,社会贤达人士近300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在此次仪式上,北京爱优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向爱尔基金捐赠价值240万元的残疾人网络创业网店系统。爱优递行政总监陈惠霞女士介绍称:“爱优递公司一直热衷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特别是近几年通过自己的网络技术优势,开发了先进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网店系统。”

爱优递响应国家下大力气解决残疾人创业、就业问题的号召,陆续开发了多套适合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的网店系统。据悉,这套系统通过网店采购、物流配送、结算等环节的优化,将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创业中因身体障碍和技能短缺等问题。

此次爱优递捐赠的500套网店系统价值高达240万元,将首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等5个城市作为试点,并陆续在全国数十个城市陆续展开。

爱优递对残疾人事业的爱心和慷慨,参加晚宴的各级领导和50余个各地副市长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评价。他们表示,有像爱优递这样有爱心的企业和组织的支持,残疾人自助创业、就业必将形成燎原之势。

分类
新闻人物 新闻资讯

七名聋人自拍创业励志片

济南聋人小伙张文佳等7名聋人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在全国助残日拍摄了一部创业励志短片。

“ 我们每个人都在就业中体会过艰辛,所以想到拍一个短片,让大家能看到我们的努力和坚强。因为除了听不到,我们什么都能做好!”短片导演张文佳在QQ中写道。短片只有不到十分钟,是张文佳和朋友们用了四个周末的时间拍摄并制作的。张文佳是导演兼手语主持人,剧中主角小红由聋人郭金培饰演,聋人吕军担纲摄像,张文佳的家人和朋友也都参与到短片的拍摄和制作中。“看到他们这么用心,我当然支持他们。”张文佳的姨妈姜女士在片中饰演小红的母亲,短片中大部分场景在她家中拍摄。

短片的名字叫《努力+信心=成功》,讲述了聋人姑娘小红大学毕业后艰辛的就业创业经历。毕业后回到家乡的小红自信满满,但是因为残疾,她一次次被用人单位拒收。从报纸上看到招聘广告,她报了名,却因为无法接听回复电话而再次失败。后来,她一边找工作,一边在街头摆起了饰品摊为创业积累经验。因为手艺好,人又努力,几年后她开了一家饰品店,并把赚到的2万元钱送到父母手中……

短片最后的字幕中说,“聋人除了耳朵听不到声音外,在其他方面并不‘低能’。我们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拥有一技之长,但就是沟通成了我们聋人的困扰……如果多给我们一些机会,我们的能力就会发挥到最大限度,我们就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的生活也才有可能变得更好。”

张文佳、郭金培、吕军表示,他们将把短片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网友看到。他们最后一起用手语告诉记者,“努力+信心=成功”,他们希望把这种信念通过短片传达给每一个残疾人朋友。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南宁:“县县有特殊教育学校”城市

近日,记者来到广西南宁市培智学校采访。在聋儿语训科、脑瘫康复科、孤独症康训科和特教科里,记者看到了脑电图、肌电图、六导心电图、半自动血化生分析仪、电动牵引仪、可视音乐治疗仪等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康复训练设备和训练器材,教师们正在“一对一”地指导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或文化教学。

  南宁市所辖6区6县,在2004年以前,全市只有4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只有500人左右,全市在读适龄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以下简称“三残儿童”),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人数只占总数的25%。这一情况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于2004年12月作出决定,由市财政拨出专款,在未建设特殊教育学校的5个县各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2005年,市财政对各县建设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共投入资金达214万元,超出计划78.33%,各县也积极筹措配套资金,确保学校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市、县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到2006年9月,横县、武鸣县、隆安县、宾阳县、上林县特殊教育学校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市因此成为广西第一个实现“县县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城市。

  与此同时,该市还在市区的10所小学附设11个接收弱智儿童的特教班,其余的“三残儿童”则在全市各中小学随班就读。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特教班为补充、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特殊教育体系,特殊教育覆盖了全市城乡。

  在抓好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同时,市政府还加大了对市级特殊教育学校的投入力度,决定将市盲聋哑学校和市培智学校打造成全市特教的品牌,充分发挥这两所骨干学校的辐射作用,以推动全市特殊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市政府为将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建成接收视障、听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和综合高中、职业中专教育的12年制学校,几年来共为该校投入资金1886万元,为该校建成了职教综合大楼,配备了全身和足底按摩室、实习餐厅、缝纫(刺绣)室、陶艺室、美术室、电脑室等,还投资40万元,实施了学校的学生宿舍楼的改建工程,将原有的一栋学生宿舍改建成能够容纳200名学生的公寓式宿舍楼,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

  为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从2005年起,除正常的师资培训经费外,市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专款用于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几年来,共举办师资培训班36期,培训学员520人次。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市政府还决定,从2005年起,市县(区)两级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员工的特殊补贴标准由职务工资的15%提高到30%。同时,从2005年起,凡是在特殊教育工作岗位工作年满15年的教师,在退休后继续享受职务工资15%的特教补贴。

  目前,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由原来的4所增加到10所,“三残儿童”入学率达到87.05%。

分类
公益慈善 新闻资讯

献爱心:捐助电脑帮助康复聋儿进行语训

5月21日,康复聋儿李金伟的父母来到晨报慈善老丁工作室,希望能为五岁的小金伟康复语训求助一台电脑。

  李金伟患先天性耳聋,从小生活在无声世界里。(晨报慈善2007年1月30日A27版报道)两年前,他在好心的晨报读者和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的资助下,成功地植入了人工耳蜗,重新聆听到了这个世界的声音。

  小金伟的妈妈张作瑞拿出一张画着小猫的卡片,小金伟笑眯眯地指着卡片说:“这是一只小花猫。”从起初只能开口说一个字,然后慢慢能清晰分辨出多个音节,直到现在可以完整说出一句话,小金伟经过两年的康复语言训练,口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为了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尽早踏进普通的幼儿园,小金伟除了白天在市残联康复中心进行语训外,晚上回家还应该将语训老师所提供的视音频教材,用U盘复制带回家,放在电脑中重复练习几小时。

  由于家境贫困,张作瑞根本没钱买电脑,帮小金伟练习,这使得小金伟的语训已经越来越跟不上进度。张作瑞和丈夫李茂军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收入不高,加上每月要负担千余元的语训费和路费午餐费,哪里还凑得出钱去为儿子买一台电脑呢?

  和小金伟面对同样窘境的还有聋儿徐倩倩(晨报慈善2007年12月17日A20版报道),植入人工耳蜗后,由于她家住奉贤,来往市区极不方便,所以每周只进行一次语训。因为没有电脑进行语训复习,她如今的语训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像李金伟和徐倩倩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在植入人工耳蜗后,语训对他们而言是融入正常社会的关键,除了残联康复语训外,家庭语训复习至关重要。如果你不希望让他们的康复语训半途而废,如果你家中有声卡和显卡都完好的二手电脑,那么请献出你的爱心,帮助那些康复聋儿早日提高语训水平,尽早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