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康复知识 教学园地

对听觉障碍的婴儿进行抚摸

像其他婴儿一样,有听觉障碍的婴儿同样需要触摸的安慰。情感的相互交流是婴儿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听觉障碍的婴儿也需要有人对他说话。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声音可以刺激婴儿耳部和脑部神经连接部位的生长。声音的刺激在每一个婴儿的世界产生了一个逐渐形成的神经路径的网络。许多有听觉障碍的婴儿佩戴助听器以放他他们所接受的声音刺激。按摩时也可以佩戴助听器。婴儿听力资源协会(theinfant hearing resource)的建议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婴儿:“告诉婴儿你在想什么和你在感觉什么。他喜欢知道什么能使你高兴、悲伤、焦虑和兴奋。他从你抱她的姿势和你的身体语言中得知你正在经历不同的感觉,你可以告诉他这些感觉的名称。当他有这些不同的感觉时候,他就会知道这些感觉较什么。”

在按摩时候,与婴儿使用正常语言,尽可能与他进行放松的、充满爱意的眼神接触。向他描述你在做什么。例如:“这是你的脚,宝宝、这是你的脚趾头,1、2、3、4、5、个脚趾头!”与婴儿对话并模仿他的声音。专家一致同意“儿语”或婴儿语言是与听觉有障碍的婴儿进行交流的一种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形式。选择学习手语和向婴儿教授手语的家长可以在按摩时候运用,即便此时婴儿还不能想你表示他对手势的理解。

你可以从给婴儿按摩中得到乐趣。每日按摩也可以多种方式丰富你的生活。它帮你更了解孩子,更爱孩子,更尊重他与世界交流的独特方式。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黑龙江:到明年每个市(地)至少建一个特殊教育中心

新华网哈尔滨10月27日电(记者王建威)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部门了解到,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黑龙江省日前出台政策,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截至明年,每个市(地)至少建一个合乎规范的特殊教育中心。

政策规定,到2010年,黑龙江省每个市(地)至少要建设1个设施设备齐全、师资水平较高、教育质量较好、能够满足本地需要的特殊教育中心;要开展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把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纳入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优先安排;到2015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要达到或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

政策还规定,黑龙江省人口30万以上未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区)要建设并办好1所特殊教育学校;根据生源状况,提倡并鼓励县(市、区)之间联合举办特殊教育学校。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第六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即将召开

背景及意义

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始于2002年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在第二个“亚太残疾人十年”活动中通过的《琵琶湖千年行动纲要》。纲要提出,要优先推出信息无障碍,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解决残疾人困难,在二十一世纪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残疾人缔造一个包容,无障碍和以权利为本的社会。随后,200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主办方呼吁各成员国在国家信息化战略中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鼓励设计、生产和提供符合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设备和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于2004年首次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在此期间,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各主管部委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和企业开始关心信息无障碍事业。

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的举办是中国政府关注和扶持弱势群体工作的一大举措,也是构筑学习型社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步。通过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的平台,主办方联合各企业及运营商推动了多项相关工作,包括成功制定信息无障碍标准、开展和推动网页无障碍行动、启动“网络牵手,信息助残”行动、建立信息无障碍爱心亭、推动盲用手机的研发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为弱势群体和老年群体带来了更多的贴心服务,改进了他们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参与中国信息无障碍事业的企业探索和开发了新的经营思路和营销模式。

在经历了2004-2006年的探索和2007-2008年的发展之后,2009年的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迎来了新的发展。新的企业和运营商的加入、3G等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出台以及“智慧的地球”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概念的提出给信息无障碍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届信息无障碍论坛将重点关注信息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和普及,为产、学、研、销四方搭建一个广阔开放的沟通交流平台,在实现信息无障碍事业的社会价值及公益价值的同时,帮助企业挖掘信息无障碍事业中的更多商业潜力和机会,促进信息无障碍技术商品化及产业化。

论坛主题

公益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海南基本形成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体系

我省基本形成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体系

  95%受培训盲人实现就业

  本报海口10月27日讯 (记者马春华)记者从今天召开的我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我省在社会各单位按比例安排就业的残疾人员已超过2496人,扶持24家残疾人个体就业,95%受培训盲人实现就业。

  据悉,我省目前有各类残疾人49.4万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16万人,其中未就业的8.9万人。

  据介绍,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于2003年开展工作以来,至2008年底,已在全省各市县建成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21个,设有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场所,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体系。

  统计数字显示,至2008年底,我省累计开展城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4957人次;创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培训农村残疾人近2800人;全省创办盲人保健按摩所115家,安排3000多人次参加了初中高不同级别的培训,95%受训盲人实现了就业。

  今天的会议还传达了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暨残疾人高层次就业现场会的有关精神,转发了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并讨论通过了《海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规范》。

  据悉,《海南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规范》分七章37条款,对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性质、职能与任务、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制度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与规定。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南宁特殊教育将新课改 提高教学质量凸显互动

让孤独症儿童配合老师在玩耍中学习,让智障、听障孩子通过生活实践学到数学知识。10月24日,南宁市特殊教育优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南宁外国语学校进行,这些课堂展示最大的特点就是更突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这也将成为南宁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

来自马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韦学真老师,给一群听障学生上了一堂数学课——《分数的初步认识》。韦学真老师一边上课一边熟练地打着手语:“秋天到了,一群孩子去郊游,可是他们在分食物的时候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韦学真通过课件展示的画面,边说故事边抛出问题,“4个苹果可以2个人平均分,2瓶牛奶可以2 个人平均分,一个月饼能2个人平均分吗?”生活中的话题,立即提起了孩子们的兴趣。韦学真让学生拿起桌子上的圆形纸片,自己操作该怎么分。很快她又抛出了新的问题:“1个月饼2个人分,每人可分得多少?”孩子们举起右手做了个手势,表示每人可得到一半。“一半用数学怎么表示呢?”在轻松、互动的氛围中,韦学真教会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南宁市培智学校李小琴老师所教的,是6名孤独症学龄前儿童,他们都已经经过了一年时间以上的行为矫正训练、语言训练,有一定课堂配合能力。李小琴老师利用孤独症儿童迷恋动画片的特点,课件中使用了最新的动画片《花园宝宝》,让孩子培养目光注视能力,并在看影片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喜欢音乐是孩子的又一特点,李小琴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双音筒,带领孩子用不同的节奏敲击,让孩子充分感知耳朵“听”的功能。

邕宁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韦丽宁老师,给智障孩子上的数学课《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中也充满互动。老师会发给孩子一堆各种形状的图形,让他们找出三角形。也会给孩子一堆三角形,让他们对照课件呈现的图案,拼出树或金鱼等图形。

南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钱治宏介绍,南宁是广西第一个实现每个县都建特殊学校的城市,但很多老师都是从基础教育学校转过来,没有特殊教育的专业经验。从 2005年开始,南宁市教育局每年都会拨出专款,送老师去培训,但接受培训的老师始终是少部分人。如何让南宁广大特教老师都提高,是他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年,南宁市教育局再次送23名特教老师到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培训,老师们返回后最大的感触就是深圳的特教老师设法地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南宁市教育局首次让接受培训的老师给各县各城区特殊教育老师上展示课,希望通过以点带面提高南宁的特殊教育质量。(记者蒋晓梅)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我国着力推进孤残儿童特教和康复工作

新华网武汉10月24日电(记者俞俭)正在武汉市召开的全国儿童福利政策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儿童福利院院长论坛上,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随着儿童福利机构由传统的养育功能向养、治、教、康等多种服务功能发展,各地民政部门要在保障孤儿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特殊教育和医疗康复工作,促进孤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窦玉沛要求,民政部门要把特殊教育工作纳入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强民政特教专业机构建设,在儿童福利机构内设立特教班,配备充足的教具等相关设备,加强民政特教教师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专业优势,面向社会残疾儿童开展特殊教育服务,促进残疾儿童社区特教工作的开展。

窦玉沛谈到,福利机构儿童相当一部分患有残疾,从发展趋势来看,正常孩子被遗弃的越来越少,被家庭收养的越来越多,留在福利院的多数是残疾孩子。对他们的疾患及早发现、干预,及早手术矫治和康复,是减轻其残障程度,进而恢复生理机能的关键。

他强调,要以脑瘫康复示范基地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残疾孤儿康复水平。民政部去年确定在全国支持建立脑瘫患儿康复基地,由各省根据当地实际,设立一至两个,目前共明确了47个,集中为本省脑瘫患儿实施术后康复训练。各地要进一步重视脑瘫康复训练基地建设,着力健全示范基地工作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推动康复工作。要探索和推行对于自闭症儿童、智障儿童等特殊残疾儿童的康复工作,扩大康复受众面。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法国防流感新招 用手语代替亲吻

当各国政府正为抗击甲型H1N1流感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时,法国西部的一名男子则发起了自己的一项控制病毒传播的运动:使用手语。

这位名叫休伯特?查勒特的手语倡导者称,暂时用简单的手语来代替法国人贴面吻的问候习惯可减少身体接触。休伯特是“给我一个手势”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该机构致力于帮助听力受损的人们。

查勒特在法国西部城市南特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如果我们将亲吻脸颊和握手换成一种富有想像力的、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例如手语,那会怎样呢?”

他建议电视新闻节目播放一些简单习语的手语表达,例如“嗨”、“再见”、“你好吗?”、“病了吗?”等等。

他说:“我希望能在午间或晚间的电视新闻中看到一条小标题,来温习这些习语。”

那么这些习语就可用于一些群体场合,比如一名职员需要问候多位同事时,而且这样的话,人们就不需要进行“老套的、通常又不怎么热情的握手了”。

69岁的查勒特是“给我一个手势”协会的调解员,他在此工作了九年,直至去年该机构解散。现在他在人道主义组织L Ecoute de la Rue(一般译为“在街上时请注意听”)工作。

法国于本月20日首先对医务人员进行了疫苗接种,普通民众的接种工作将于11月的第一周开展。

自甲型H1N1流感流行至今,法国已有34人因此而丧生。

查特勒称,推广手语还能促进有声和无声世界的沟通。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昔日聋小伙 今日十大网商

他是一个聋人小伙,平时与人交流都很困难,可是,他却开起了网店,而且做得非常好,2008年被评为“阿里巴巴十大网商”。他的“商业传奇”还被请进了央视二套的《财富故事会》,名字就叫《商海无声》。

  他叫陈汉俊,是厦门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校友。昨日,他与另外四名校友被评为“优秀校友”。

  陈汉俊最初的梦想并不是当商人,而是当一名厨师,但并不如愿。在厦门特教学校,陈汉俊学的是烹饪专业,毕业后做了两年,都是给人打下手,在后面帮帮厨,陈汉俊很不满意,于是选择了离开。

  2004年,网络发展很快,陈汉俊嗅到了商机,他选择进入淘宝网开网店。一个聋人怎么开网店,怎么与人沟通呢?陈汉俊从不接客人的电话,就算生意上门了,他也照样按掉,选择用短信交流。

  可以说,陈汉俊很有商业头脑。他最初开网店,选择的切入点是卖二手数码。陈汉俊自己先买了台数码相机,然后去二手市场拍相关的二手数码,放到网上卖。有客人需要货,他再去二手市场,用“笔谈”的方式与二手商还价。

  如今,陈汉俊早已转型卖起了运动品牌,2008年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一年的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杭州国际马拉松11月8日开跑 首邀聋哑人运动员

记者今天下午从杭州国际马拉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杭州国际马拉松将于11月8日开跑,并首次特邀数十名聋哑人运动运参加比赛。

  杭州国际马拉松始于1987年,今天是第23届。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田协备案的国际级马拉松赛事,和北京国际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一样,是中国最重要的马拉松赛事之一。

  “杭州国际马拉松可以说是世界上跑道风景最美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浙江省体育局体育竞赛中心龙江主任说。据了解,本次马拉松赛共吸引中外12000多名跑步爱好者的参与。

  杭州马拉松从黄龙体育中心出发,沿途经过杨公堤、虎跑路、湖滨路、茶园、钱塘江风景路线。同时,为了增加赛事的参与性,除了传统的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外,组委会还设置了短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以及情侣跑和家庭跑。

  从前几年的比赛情况来看,情侣跑和家庭跑是杭州国际马拉的热门比赛。特别是情侣跑,参赛的情侣要双手用红绳连接在一起跑过终点,这样的赛事设计,不仅让参与者在享受到运动的快乐,也为赛事增加了不少人情味。另外,家庭跑也是杭州国际马拉松另外一个热门项目。参加这个赛事的家庭成员必须同时通过终点。据了解,去年就共有1500对人参加了这两项赛事。

  本次马拉松的另一个重要看点就是残障人士的加入,浙江省体育局表示,希望残障朋友通过参加这次比赛展现他们的精神风貌。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聋哑父子打拼“好日子”

一家五口人有四个是聋哑人,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家庭肯定是政府救济的对象。但何园社区赵永安一家五口人中,老夫妻俩、儿子儿媳都是聋哑人,但父亲赵永安20多年前就下海经商,儿子赵政目前正经营着自己的企业,全家人过着富裕的好日子。

  前天,记者用纸和笔对赵政的父亲赵永安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采访。

  据赵永安介绍,他原住丁家湾,9岁时因发高烧吃药过多导致聋哑,当时正上小学一年级的他倍感痛苦,后转学到市聋哑学校继续上学。

  聋哑人相比于健全人,想在社会上立足难,要想过上好日子更难,但赵永安一直想靠自己的双手打拼生活。他在扬州包装用品厂工作期间,因表现突出,从工人做到工会干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民掀起经商热,勤奋的赵永安也下海创业,办了一家五金日用品厂,专门生产雨披,销往全省。

  日用品厂三年后关闭,赵永安又与聋哑人妻子开了家烟酒副食品店,这个店一直开了10多年。随后,不满足的赵永安又先后担任过某电子科技公司、某保险公司助理营销经理及浙江某单位扬州总代理商。

  赵永安生有两儿子,老大因故早逝,老二赵政在5岁时同样因发烧打针导致聋哑。受父亲影响的赵政从小也有商业头脑,他原来在一家电器公司上班,三年前,他委托父亲贷款百万元,与一名朋友合作在西湖镇开了家生产清洁设备的公司,该公司40名职工中,有10多人是聋哑人,赵政的妻子是其聋哑学校的同学,如今担任该公司的会计。

  赵永安曾连续三届被选为市聋协副主席,曾三次打报告申请入党。他“说”,他家的生活说小康应该不过分,这除了自己的努力外,离不开国家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