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56家定点医院名单

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56家定点医院名单
北京:
北京协和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同仁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天津: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河北: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辽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吉林: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鼓楼医院
浙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安徽: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福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厦门长庚医院
福建省立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江西: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山东:
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眼耳鼻喉医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河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市儿童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湖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广东: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庆:
重庆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四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云南: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甘肃: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兰州军区总医院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江西省:1818万专项资金救助贫困残疾儿童

聋康网讯 日前,江西省财政厅下达1818万元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七彩梦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对全省城乡贫困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
江西省“七彩梦行动计划”于今年4月启动,主要针对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残疾、脑瘫、孤独症等6项抢救性康复项目,优先资助城乡低保家庭的贫困残疾儿童。
其中涉及聋儿的救助项目内容包括:为年龄不超过6周岁的“中低收入家庭聋儿免费提供人工耳蜗产品,并资助手术费、调机费和康复训练经费补贴。
江西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家庭,家长需要带上户口本到所在地或居住地的县(城区)残联自愿提出申请,填写抢救性康复项目申请审批表,经过审批的残疾儿童可获得资助。

分类
公益慈善 新闻资讯

湖南省浏阳市“蒲公英”项目启动

6月15日,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蒲公英—2012贫困聋儿救助示范项目”在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启动仪式,10名聋儿将得到康复救助。
湖南省“蒲公英”项目计划在2010年至2012年的3年内,对全省2000名7岁以下贫困聋儿进行抢救性康复救助。本次接受救助的10名聋儿将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儿语训中心接受免费康复训练。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去年公益项目支出超3亿元

记者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8日在北京举行第三届理事会三次会议上获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去年筹集资金和物资近3.35亿元,公益项目支出达到3.15亿元。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会长邓朴方出席会议。
  
据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介绍,去年基金会完成了“集善嘉年华”项目,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贫困聋儿等群体进行了资助;“启明行动”项目在12个省区市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4200例;“助听行动”项目帮助276名聋儿重建听力;“助困行动”项目在17个省区市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公众募捐取得突破,募集善款达到1099万元。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表示,过去的一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对公益项目加强监管,机构治理不断完善,公开透明水平逐步提升,为我国的残疾人事业筹集了大量资金和物资,积极为广大残疾人兄弟姐妹谋福祉。
  
据了解,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今年筹资目标为2.5亿元,公益项目支出目标为2.47亿元。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河南今年为1045名贫困聋儿提供救助

聋康网讯 根据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最近下发的《河南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实施方案》,今年全省将为1万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工程。其中,救助贫困聋儿1045名,其中385名中低收入家庭的聋儿配发人工耳蜗,660名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
据介绍,纳入该抢救性康复工程的主要是0~6岁的贫困残疾儿童,符合条件者即日起可向当地县(市)区残联提出申请。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广西:将救助1500多名贫困聋儿

聋康网讯“十二五”期间,广西将实施四项针对听力言语残疾的救助项目。其中免费为756名重度聋儿植入耳蜗,为800名贫困聋儿提供数字助听器。
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将救助756名重度聋儿,免费为受助儿童提供人工耳蜗产品1套,资助手术费和调机费1.2万元、术后一学年康复训练费1.4万元。
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将救助800名贫困聋儿,免费为每名受助儿童提供2台全数字助听器(购置费4800元),资助验配费和一年内调试服务费1200元、一学年康复训练费1.2万元。
贫困成人助听器验配项目则救助400名18周岁以上,经检测确诊为中度以上(含中度)听力障碍且有配戴助听器需求的农村听力障碍者。为贫困听力残疾人每人一次性资助数字式助听器2台,硬耳模2只,助听器专用电池200粒、干燥保养配件1套,并提供康复服务训练费3000元,共计1万元。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云南400贫困聋儿将免费植入人工耳蜗

聋康网讯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实施“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其中,云南将有400名贫困聋儿获得救助。昆医附一院作为该项目云南唯一定点手术医院,治疗救助将于今年6月全面启动。
昆医附一院耳鼻喉科科主任阮标介绍,目前,全省共有107例聋儿通过植入人工耳蜗获得了听力,其中13例是通过慈善基金资助获得重生,其余的都是自费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费用从前期检查、治疗到康复,医疗费用约在30万元。其中仅一个人工耳蜗费用在15.8万元,患者一旦植入可使用70年,相当于终生使用。”阮标说,据估计,云南符合植入人工耳蜗的聋儿每年近6万人,其中大多是先天性耳聋。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很多家庭根本无力承担。
“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无疑是贫困聋儿重生的“福音”。近期,省残联与昆医附一院相关负责人将组成专家组,对全省10个月至3岁的贫困聋儿进行技术筛查。阮标说,接受免费手术的聋儿必须是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佳治疗期在3岁以前。植入人工耳蜗获得听力后,患儿将进行系列康复治疗,并像初生儿一样,从头开始学习说话,这个康复和训练的过程约需3年左右。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使贫困聋儿享有康复服务,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实施中低收入家庭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
一、资助目标
——2011年—2015年为16865名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完成一年术后康复训练任务。
二、资助条件
——年龄:1-6岁(不满7周岁)。
满足以上年龄段聋儿康复需求的基础上,可对7-17岁(不满18周岁),经听力语言康复后,已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语前聋患者及18岁以内的语后聋患者予以资助;资助数量:不超过总数的15%;资助条件:经专家组评估符合人工耳蜗植入条件。
——听力损失为重度聋以上,配戴助听器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双侧耳蜗及内听道结构正常、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
——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受助人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
——同等条件下,优先救助贫困家庭聋儿。
三、资助标准
(一)人工耳蜗产品
由中央财政提供人工耳蜗产品采购资金,免费为每名受助残疾儿童提供人工耳蜗产品1套。
(二)手术费用
手术及调机费:由中央财政按每人12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包括术前检查(复筛)、手术及术后5次调机(含开机)。
(三)康复训练费用
由中央财政按每人14000元标准对术后一学年(10个月)的康复训练给予补助。康复训练补助项目包括:术后康复训练、康复评估、家长培训、康复教材、食宿等。
四、工作体系
(一)组织管理体系
——中国残联 负责审定项目实施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检查、督导各地项目执行进度;监管各地资金使用;考核评估项目执行成效。成立项目办公室(设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会同卫生部确定定点手术医院并监管医疗服务质量,下达任务,组织技术培训,审定定点康复机构,实施检查、督导,防止免税耳蜗产品进入流通环节,统计、分析项目数据。
——各省残联 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本省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办公室,负责本省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推荐、管理定点服务机构;筛选、审定受助人;做好项目公示、手术、术后康复安置、档案和数据填报、检查评估等工作;负责免税产品的妥善保管、发放与使用,防止流入市场;负责项目质量监管与经费的安全合理使用。
(二)技术服务体系
项目专家委员会
——中国残联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制定项目技术标准、定点机构资质认定标准;承担项目技术培训、指导和相关科研工作;参与项目实施成效评估工作。
——各省残联牵头,聘请医学、听力学、康复教育等相关学科专家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承担本省项目申请材料和定点服务机构的评审;承担本省项目技术培训、指导和相关科研工作;参与本省项目实施成效评估工作。
技术实施机构
1、定点筛查机构
——各省残联会同卫生部门确定筛查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筛查流程。项目筛查机构包括全国各定点手术医院及本省认定的筛查机构。
——按照《项目初筛标准》完成受助人的初筛检查与评估工作。
——为申请者建立初筛评估档案。
2、定点医院
——按照《项目复筛标准》,承担受助人的复筛、植入手术、开机和调机。
——做好项目产品的接受管理,交与受助监护人。
——做好项目数据档案的填报工作。
——疑难病例可向本省项目专家委员会提出会诊申请,必要时可向中国残联项目专家委员会提出会诊申请。
——保障医疗安全,在医疗过程中出现事故和医患纠纷等,按照医疗相关法规处理。
3、定点康复机构
——按照项目要求做好受助人的术后康复训练和跟踪随访。
——做好家长培训和指导工作。
——按项目要求为每名受助人建立项目档案,并做好项目评估数据的填报工作。
4、产品服务机构
由人工耳蜗产品供应商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受助人的产品售后服务工作。服务内容包括产品使用及保养的技术培训、维修和零配件更换,以及有关产品的咨询和其它服务。
五、工作流程
(一)申请与审批
——聋儿家长或监护人可在拟选定点康复机构所在地残联自愿提出申请,签署《项目知情同意书》,填写《申请表》,到定点筛查机构进行初筛检查。
——省残联项目办公室接收《申请表》及检查材料,按照《项目初筛标准》,组织本省项目专家进行审核,确定初筛通过名单。
——对初筛审核结果予以7天公示,将公示结果书面通知监护人,审批未通过者,要告知具体原因。
——审核通过者,由监护人与定点康复机构签署康复协议。定点康复机构向省残联项目办公室提交协议复印件备案。
(二)复筛与手术
——省残联项目办公室组织初筛通过者到定点手术医院进行复筛,通过者可安排手术。
——受助监护人与定点医院签署手术同意书。
——受助人术后按照定点医院安排的时间开机和调机。
——省项目办公室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好《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手术月报表》的填写和报送工作。
——定点医院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好《受助人筛查及手术记录》的填写和报送工作。
(三)安置与康复
——受助人开机2周内省残联项目办公室将其安置到协议定点康复机构。
——定点康复机构向受助人提供不少于1学年的康复服务,并对受助人进行为期不少于3年的跟踪和指导。
其中3-6岁的受助人须在定点康复机构接受至少一学年的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单训不少于30分钟;3岁以下或入普幼、普小的受助人可采取一对一的亲子同训、预约单训或家庭指导等方式接受至少一学年的非全日制康复训练,非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包含家长培训与指导),确保康复质量。
——定点康复机构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做好《受助人康复评估档案》的填写、保存和电子档案上报工作。
六、产品采购与管理
(一)产品采购
——由中国残联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组织耳蜗产品招标,确定供货商、产品型号、价格及售后服务要求,办理产品免税与进口。
——省残联按照国家对免税产品的监管要求,管理使用人工耳蜗产品,防止免税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产品供货商提供产品咨询、维修和配件更换服务以及人工耳蜗产品使用培训。
(二)产品配送与管理
中国残联按照合同约定,将中标产品配送至省级残联项目办公室,由省残联项目办公室送交定点医院,省残联项目办公室将《中国残联采购产品验收回执单》和《中国残联采购产品使用登记表》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
七、档案数据填报
——省残联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档案数据的组织填报与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档案内容包括:《申请表》、《中国残联采购产品验收回执单》、《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手术月报表》、《中国残联采购产品使用登记表》、《受助人筛查和手术记录》、《受助人康复评估档案》、《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卡》、《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汇总表》、《贫困聋儿康复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共9种。其中前8种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一设计,各省登陆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网http://www.chinadeaf.org/下载后自行印制;《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开发设计,各省登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页http://www.cdpf.org.cn/下载安装。
——《申请表》由聋儿家长或监护人填写,省残联项目办公室负责接收和保存。
——《中国残联采购产品验收回执单》由省残联项目办公室接收产品10日内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
——《中国残联采购产品使用登记表》由定点医院填写,报省残联项目办公室,由省残联随同《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手术月报表》于每个月最后一周上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
——《受助人筛查和手术记录》由定点医院填写,受助人术后2个月内报省残联项目办公室。
——《受助人康复评估档案》由定点康复机构填写和保存,电子版档案每季度最后一周由省残联项目办公室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
——《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卡》由定点康复机构负责填报与保管,其中每项救助内容必须由受助人监护人签字确认。
——《聋儿(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汇总表》由定点康复机构所在地残联和省残联项目办公室分工填写,必须由受助人监护人签字确认,于每年1月15日前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项目办公室。
——《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省残联项目办公室录入,其中受助人的基本信息、受助人的康复评估及经费使用管理信息须于次年1月15日之前完成录入。
八、经费管理
——项目经费由中国残联根据各省(市、区)任务指标进行审核,报财政部审批下达省级财政部门,拨款文件抄送省级残联和财政部驻各省(市、区)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各省(市、区)根据省级国库管理要求,及时将经费拨付至项目单位。地方财政应统筹使用各项资金。
——如因特殊情况受助人异地手术或康复(必须为项目定点机构),手术和康复训练费用可由聋儿家长或监护人暂时垫付,术后或康复训练期满后,凭医疗费用收据和定点康复机构康复训练费收据(或发票),到原申请地省级残联按资助标准报销。
——项目经费应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九、评估与验收
项目评估内容包括: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物资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宣传成效、档案数据填报、受助人康复成效、家长满意度等。
——各省要通过实地督导检查、家长日常随访、动态效果追踪等不同形式开展项目评估检查,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每年1月31日前向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报送上一年度项目执行情况,具体内容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中国残联项目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中国残联会同财政部、卫生部等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验收。

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广东:救助名额多申报人数少

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广东有136万,其中约28%为儿童。然而,目前我国针对重度听障儿童的人均20万元的救助金却少有人申请。4月13日,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副主任邹建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是有救助名额,却找不够有重度听力障碍的孩子。”
  
目前国家对家庭稍贫困的重度听障患儿人均资助达20万元,费用涵盖人工耳蜗、手术费、康复训练费等费用。三年来,广东有180名患儿成功接受手术和康复治疗,重新融入社会,回归正常生活。
  
“然而,这么好的救助计划,却遭遇知晓率低、申报人数少的尴尬。”邹建华说,按照国家分配的指标,广东在“十二五”期间将救助850名重度听力障碍患儿,今年有250个名额,但直到目前,提出申请的备选者才240人,“除去20%左右不适合人工耳蜗植入者,至少还有几十个名额空缺”。在一些偏远山区、农村的贫困家庭,卖房、卖家具筹钱为孩子治病的事时有发生,却不知道国家有救助政策。而政府管理方面,听力筛查由卫生部门管,救助则在残联,部门间信息不对等,许多患者在求医环节也未得到及时的引导。
  
邹建华透露,国家对贫困残疾人的救助力度越来越大,目前国家采购的都是质量较好的进口人工耳蜗,比如在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澳科利耳人工耳蜗,国内采用也最多,“广东明年将有200多个救助指标,我们现在都很发愁:到哪里找到这些孩子?”
  
“从前三年救助的180名患儿看,主要是3-6岁的孩子,其实人工耳蜗手术和康复训练的最佳年龄是1-3岁,治疗越早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恢复越有好处。”邹建华表示,按照国家政策,对救助对象一般要求是来自较贫困的家庭,但由于目前提出申请的患儿不多,只要不是富裕家庭的,都能通过申请。

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洛阳30名听障儿童将获得免费人工耳蜗

4月17日起,河南洛阳市启动国家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的报名工作,30名听障儿童有望免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计划免费对2000名6岁以下的患有听力障碍的贫困残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和相关康复工作,今年的人数初步定为385人,洛阳市获得了30个名额。被救助的听障儿童将免费获得价值15万元的人工耳蜗设备一台,以及每人1.4万元的康复训练补助,包括术前检查、手术及术后5次调试。
此次救助针对的听障儿童,需符合出生于2005年4月30日至2011年3月30日之间、听力损失的级别达到“重度聋”以上、配戴助听器康复效果不佳、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家庭较为贫困等条件。7岁至17岁年龄段,经听力语言康复后,已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语前耳聋患者及18周岁以内的语后耳聋患者,救助项目也将给予适当资助。
有意者可拨打电话63370238进行咨询。具体的申报流程如下:听障儿童监护人持本人及家庭其他成员户口簿原件、复印件,监护人本身的身份证复印件,听障儿童家庭成员经济收入证明原件(工作单位或社区、村盖章)到市残联听力语言康复中心207房间进行报名。在填写申请表之后,听障儿童要到市儿童医院和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接受行为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耳声发射(OAE)测试、颞骨CT检查、听觉言语能力评估、学习能力及精神行为发育测试等六大类医学检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