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台湾听障教育的现状

目前,台湾地区有三所公立启聪学校。2012学年度三所公立启聪学校,学生共有832人。三所公立启聪学校(台北启聪学校、台中启聪学校、台南启聪学校)皆包括幼儿部、小学部、初中部、职高(中)部,平均每所有学生277人。另一所「私立高雄启英学校」近年来已无听障学生就读而关闭。启聪学校除比照一般小学、初中、职高(中)的课程外,幼儿部与小学部着重沟通训练(语言训练)与生活教育,沟通训练包括听能训练、看话训练、说话训练、笔谈、阅读训练,过去称为养护训练,是听障教育的重点;初中阶段则加强社会适应能力之培养,并开始职业陶冶;职高部着重职业教育。五十多年来,职业教育科目由藤工、木工、制鞋增加到缝纫、工艺、美工设计、应用美术、印刷、摄影、打字(中打、英打)、木雕、美容、理发、综合工科、金工、烘焙、竹工、广告、陶瓷、数据处理科等十数科,训练学生谋生及服务社会之技能,使其残而不废,这是台湾办理听障教育的另一重要目标,也是特殊教育中成就最显著的一环。

此外,台湾地区共有10所初中,17所小学设立启聪班,7所幼儿园设立聋儿康复班,初中、小学以下教育阶段集中式听障班共有34班,分布式资源班8班,巡回辅导式33班,共计75班;就读大专院校的听障学生有1213人。过去的特殊班级大都是自足式的特殊班,只有台北市初中、小学大多采用「分布式资源班」(随班就读)的教学型态(68﹪),台湾省则78﹪,高雄市100﹪为自足式启聪班的教学型态。启聪班、资源班之教学大都强调口语教学,「分布式资源班」实验工作效果良好,因为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与健听同伴在一起学习,较有充分时间与机会练习看话与说话。近年来在融合教育的趋势下,在分布式资源班及普通班融合的听障儿童日益增多。2000学年度除台北市外,台北县、宜兰县、高雄市、高雄县等,亦采取「听障资源班型态」安置,其他县市亦逐渐加入分布式资源班或不分类资源班的融合经营方式。

最近几年来,达到饱和状态的三所公立启聪学校的学生数,因各县市中、小学设置集中式启聪班或分布式资源班,甚至融合于普通班的趋势逐渐增加,加上少子化的关系,启聪学校学生有逐渐减少的倾向。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两者消长的情形:

表1三十多年来启聪学校学生人数之比较

表2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的班级数及学生数之比较

由表2可看出在融合教育趋势下,从学前、小学、初中、职高(中)启聪班、资源班、巡回辅导的教育型态,成长非常快速,就读大专院校的听障学生人数更是成长惊人。

关于台湾特殊学生升学大专院校之制度,可追溯至八年抗战胜利(二次大战)后,台湾政府为照顾盲聋学生接受高等教育。1963学年度起,教育部门特颁订「盲聋学生升学大专院校保送制度」,又于1968学年度起,修订为「盲聋学生升学大专院校甄选制度」,更进一步保障了盲聋学生接受大学高等教育的机会。近年来职高毕业的听障学生,资质聪敏、成绩优良者颇不乏人,有赴日本、欧、美深造者;有保送师范大学、中兴大学、文化大学、艺术大学、体育、农业、工业、家政等大学院校深造者,而且每年就读职高(中)及大学院校的听障学生逐年在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