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康复知识 教学园地

无线音频系统(FM系统)对听障儿童不同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

 
数字助听器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技术特征和临床使用价值一直都持肯定的态度[1、2],它使听障人士的生活质量和言语交流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即使是配戴了最先进的助听设备,也会在远距离、噪音环境、多人交谈、看电视、听电话等情景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聆听困难。为了解决在公众场合由于距离、环境噪声、回声等因素干扰,导致助听装置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普遍情况,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专门研发出一套无线音频系统,帮助听力障碍人士实现接收公众音频信息和与健听人群沟通的需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者
                                
本组实验受试者选取北京、南京两地在训的听障儿童及其家长。接受问卷调查的家长41名,家庭月收入在2000~10000元之间,平均月收入4808元,与一般地区家庭收入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受试听障儿童共24例,均为语前聋,助听听阈均为最适,接受过一定程度的语训,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其中男14例(58.33%),女10例(41.67%)。
1.2 测试材料
测试所选用的FM系统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残疾人信息无障碍示范应用》中子课题三《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数字化交互关键技术及产品》的听力补偿辅助产品。该产品目前已通过国家计量院的性能测试和国家专利局的专利认证。
1.3 测试方法
1.3.1 问卷调查 主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原始资料收集,内容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语训时间、父母一般情况、患儿生活习惯和环境、患儿助听器配戴情况、聆听困难的情况对助听产品的了解情况等信息。
1.3.2 听力测试 在进行耳科相关检查及处理之后,对患儿进行纯音听力和助听听阈评估测试。测试选用Madsen  Itera听力计在标准隔声室内进行,隔声室内环境噪声≤30 dB(A)。
1.3.3 听觉能力测试 选用《普通话言语测听-单音节识别率测试CD》进行评估。测试采用CD播放、扬声器给声,声源位于测试者正前方,与患儿头部保持同一水平,调整好给声强度,确保测试时患儿头部所在位置的声源强度保持中等水平(65  dB  SPL)。设置3种场景进行言语识别率测试:第一种,患儿只配戴助听器,声源距患儿头部1 m,测试环境为安静房间,背景噪声强度为50  dB  SPL。第二种,患儿配戴助听器+FM系统,声源距患儿30 m以上,声源距发射器麦克风1 m,声源强度65  dB  SPL。第三种,患儿配戴助听器+FM系统,同时给予言语声和言语噪声,言语声源距患儿30 m以上,噪声源距患儿1 m,强度为70 dBSPL。由专人负责实施测试,在患儿头脑清醒、情绪良好、身体无不适的情况下进行,为获得患儿的良好配合,在测试过程中根据受试患儿的兴趣和情绪经常中断或休息,并时常给予鼓励,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情况
                                  
此外,对41名患儿家长进行的调查中有28人从未听说过FM系统,占68.29%;有13名患儿家长听说过FM系统,占31.71%。在这些接受调查的患儿家庭中只有1个家庭使用过磁电感应装置和无线音频系统(FM系统),占全部调查家庭的2.44%。在听说过FM系统的13名家长中只有2人曾试用过FM系统,但因为价格太高而放弃使用。在为接受调查的患儿试戴FM产品的过程中,所有家长都对产品的效果给予了肯定。
2.2 效果分析
对24例患儿40耳分别进行上述3种场景下的单音节词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共分3组。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4。
                                
表4显示,助听器+FM远距离组和助听器+FM背景噪声组分别与助听器组进行比对,两次对比结果P值均小于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佩戴FM系统对患者在远距离和高背景噪声下的言语识别能力有很大提高 。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整体来看,一天中患儿在安静环境下聆听时间所占比例仅为19.64%(1.84/9.37),说明听障儿童在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处在非安静环境中的。因此,即使患儿在实验室测得的助听效果为最适,也不能保证其在非安静环境中的助听效果仍然保持最佳状态。表2显示,绝大多数的听障儿童在噪音、多人交流、远距离交谈、看电视/收音机/MP3/电话等情景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聆听困难。
患儿在佩戴FM系统前后的言语识别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如表4所示)。这说明在噪声环境下和远距离交流中联合使用FM调频系统与助听器对改善声音信号质量以及提高言语可懂度方面有极为显著的作用,效果远大于单独使用助听器。这是因为单纯配戴助听器有效的声源接受范围通常为1~2 m左右。当声源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能量一定时,声音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与声源距离增加2、3、4倍时,声音的能量相应减少1/4、1/9、1/16。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听障者配戴了助听器,效果也未必很好。另外,虽然目前有许多助听器具有方向性麦克风和降噪功能,但是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其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而FM系统就是将言语信号经由麦克风转变为电信号,传送至发射器,由发射器将电信号转变为无线音频电波,接收器接收相应的无线音频电波信号后,再将其转变为电信号,助听器/人工耳蜗就会接收到清晰的声音,并且不受外界环境噪音和距离的影响,从而将声音信号有效拉近,将说话者的声音直接传至聆听者。在传输过程中几乎没有信号强度的降低,信噪比大大提高,保证佩戴者能听得更清楚。所以佩戴FM系统可有效地提高佩戴者的言语识别能力。
FM系统对儿童尤为适用,因为对健听儿童而言,5 dB的信噪比足以使他们在教室中听清老师的言语,但对有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5  dB的信噪比是不够的,他们需要15~20  dB的信噪比,FM系统能提供这一信噪比。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或幼儿园里听老师讲课,信号发声源(老师)比较稳定,并且使用不受聋儿或老师活动的限制,因此也适用于聋儿的户外教学。除了在学校里使用外,还可在家中和其他地方使用。例如,在看电视机或听音乐时,可将调频信号发射器与电视机或MP3的输出端相连,减少失真,使聋儿能听清声音。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磁电感应装置和无线音频系统(FM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学校、机场、火车站、会议厅、体育场等大型公共场所。早在1991年美国言语-语言和听力协会就建议对听障婴幼儿使用FM系统以直接促进其言语发育。但目前在我国,家庭对FM系统的认识还较少。
总之,FM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噪声环境下的言语可懂度,更可以延伸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等助听设备的有效工作范围,从而增进聋儿与他人的交流,对其言语发育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