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手语饭店”靠双手赚自信

晨报讯(记者 王岩)在沈阳一家特殊的酒店里,你可以体验到何为“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家酒店里近40%的服务人员都是听力残疾人,他们通过有特色的服务方式证明自己“同样做得很好”。

  走进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砂南路的圣有声大酒店,您会明显感觉这里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恬静。

  酒店会安排一名正常服务员和聋人服务员共同为一个包房的客人服务。就餐期间,如果客人愿意,聋人服务员还会教顾客一些简单的手语。

  李晓梅是这家酒店的服务人员,刚从皇姑区聋哑学校毕业。昨日在等待上菜的间隙,李晓梅进行了一场手语表演。李晓梅微笑着用一食指指向顾客,一手握拳,向上伸出拇指。此时,站在她身旁的搭档刘鑫解释说:“这是‘你好’的意思。”

  接下来,李晓梅一手伸出拇指,然后弯曲了两下。刘鑫又说:“这是表示感谢。”

  有些顾客也伸出手跟李晓梅学了起来。一位顾客说:“这顿饭算没白吃,还学了手语。”

  该酒店的创办者也是残疾人,由和平区残疾人就业带头人李文君、贾福兴等人在2006年创办,当时是全国第一家以聋人就业为主体的“聋人餐厅”。

  三年多过去了,酒店经营面积扩大到12000平方米,有120多名员工,已安置45名听力残疾人,其中10名为聋人大学生,近40%的服务员都是听力残疾人。昨天,是酒店移址更名后开业庆

典的日子。细心、善于观察,是大部分顾客对酒店服务员的总体印象。

就餐期间,聋人服务员教顾客手语 蔡敏强 摄

  对话创办人

  让残疾人找到了成就感

  昨日,记者对话了酒店创办人之一贾福兴。

  记者: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家酒店?

  贾福兴:我有一次看到一名残疾大学生找工作被拒的报道,很揪心。我也是残疾人,也有过类似经历,于是就想办一家餐厅,别人不用的(人),我们重用,(让他)当经理、当收银员。

  记者:是什么让你们坚持下来?

  贾福兴:刚开始没有经验,曾赔进去几十万,结果硬是挺了过来,当时想的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记者:这个酒店除了提供一份工作,还意味着什么?

  贾福兴:以前他们可能会有自卑心理,在这里(人们)会看到他们同样能服务得很好,他们的心理会发生转变,他们找到了成就感。

  专家观点

  这宣传了助残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强自立、体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社会学家刘平认为,社会提倡助残,但用什么方式是个问题,这种大规模安置残疾人就业更为有效。残疾人服务员在岗位上工作,会对助残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岩 采写

  相关链接

  沈阳市共有残疾人3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9%。

  12月3日召开的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工作会议透露,截至12月初,沈阳实现实名制安置残疾人就业1983名,培训残疾人3100人次。

  今年是沈阳出台残疾人就业扶持优惠政策最多的一年。提出全面推行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社会福利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落实优惠政策,扶持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