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聋人教育工作者白小玲:特殊教育的发展与祖国共命运

新华社记者南婷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富强,社会上开始越来越多关注聋哑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人们对于他们不再陌生,逐渐主动向他们伸出援手。”太原市聋人学校副校长白小玲谈到眼前这群聋哑孩子的处境时不无感慨。

20世纪70年代初,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白小玲进入太原市聋人学校工作。白小玲学的是普师,并不懂手语,被分配到聋校教学着实让她郁闷了一阵。“第一堂课我在讲台上站了半天,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们交流,我急得就哭。”白小玲回忆起初为人师的情形笑着说。

在白小玲的记忆里,昔日的聋人不被人们所关注,聋人学校更是门可罗雀,“当时学校里只有三排小平房教室,阴暗潮湿,雨天漏水,冬天没有暖气,只能靠生炉子取暖。”

在此后的30余年里,白小玲不但见证了聋校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也亲历了关注残疾人观念在中国的日益兴起和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如今在现代化综合教学大楼里办公教学,每个班级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还有语言康复训练室、微机室、律动室、理化生实验室、学生宿舍楼。”

白小玲是第一批来到太原聋校的师范生,在她之前,聋校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高中毕业生组成。白小玲说,如今老师们基本上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生,有些还是能直接教学的特殊教育师范生。此外,老师们近些年还有了去各地参加特殊教育专项培训的机会。

白小玲细数着30余年来聋校的其他变化:手语教材不再是自己手画出来的油印复制版本,老师们都用上了全国统一铅印的规范手语用书;学生们再也不用住那20多人挤在一起的大通铺,都搬进了带暖气的独床宿舍楼;聋人父母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聋校学习文化知识,如今太原聋校学生的数量已由当年的70多人扩展到现在的近400人,招生范围也扩大到了省外;学生毕业出路变得更宽,可以直接就业——去民政系统福利单位或是自由择业,也可以选择继续读大学。从1988年开始,长春、北京等一些大学开始接收聋人学生。“截至目前,我们学校先后有83名学生考入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特殊教育院校。这在以前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白小玲说,这一切都与国家的政策分不开。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助残日活动、残疾人保护法等一系列措施法规的出台,使人们对残疾人群体有了了解。慈善人士的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种服务与帮助,全社会逐渐形成了扶残风尚及助残意识。“不仅在助残日有捐款捐物,一些大专院校和公司单位也会常来献爱心,跟学生一起绘画、打篮球,或是结对子帮扶。”

如今,残疾人士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也不断强化。白小玲自豪地提到,从太原聋校毕业的学生有的自己创业致富做了老板,有的参政议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还有的教书育人当了老师。“他们正在各行各业积极发挥才干,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