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专访孙喜斌教授:大陆听觉、言语评估工具发展

透析《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评估标准及方法》这一评估工具的研发过程,把握大陆听觉、言语评估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是未来寻求突破的关键。听觉言语评估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中文版评估工具研发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挑战,听觉言语评估未来发展亟需新的探索与实践。

谈到大陆听觉、言语评估工具的发展,不可避免要从《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评估标准及方法》说起。作为大陆目前应用时间最长、应用范围最广的一套评估工具,它的研发和修订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陆听觉、言语评估的发展。
透析这一评估工具的研发过程,把握大陆听觉、言语评估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是未来寻求突破的关键所在。基于此,聋康网特别采访了该评估工具的主要研发者、听障儿童康复专家孙喜斌教授。
听觉言语评估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在孙老师看来,《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评估标准及方法》的成功研发无疑填补了国内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评估领域的一大空白。在此之前,大陆只有关于成人听觉言语评估的词表,其所涉及的词汇与儿童常用词汇相比是有很大差别的。此外,当时在听障儿童康复领域助听器尚未普及,人工耳蜗还未进入中国,听力补偿手段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因此,对于听障儿童是否康复、康复效果如何亟需一个衡量标准。在这一状况下,1988年,国家将聋儿康复列为全国聋儿康复抢救性工作,纳入到五年计划纲要。1990年,正式将聋儿康复纳入到国家对残疾人康复救助的五年计划,并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来实施。于是,在高成华教授的指导下,当时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孙喜斌老师开始了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1991年,《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评估标准及方法》研发成功并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实施。现在,该工具经过三次大的修订,在词表标准化、评估年龄范围、评估方法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内出现了一些可以用于听障儿童听觉、言语测试的词表,但是该词表仍然是全国范围内应用最广、最全面的一套图文并茂的评估工具,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唯一一套全国范围内通用的听觉、言语评估工具。
直到2006年,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推出《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ARS),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与《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评估标准及方法》不同的是,该工具强调的是一种过程性的动态评估。不过两者都主要针对三岁以上听障儿童。
2007年,黄昭鸣博士推出《言语功能评估标准与方法》主要用于语音异常的评估与矫治。
2009年,作为EARS的延续,《小龄儿童听觉言语评估》(LittlEARS)的出现填补了国内“听觉、言语评估”领域的又一空白,它专门用于两岁及以下听障儿童言语评估,并且经测试证明该工具在测试结果标准性方面同原版德国版本存在很高的一致性。
作为大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三套听觉、言语评估工具,他们在研发过程中都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并且为中文版评估工具的研发积累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中文版评估工具研发中的特殊挑战
采访中,谈及中文版“听觉、言语评估工具”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孙老师主要提到了两点。
第一,汉语的特殊性限制了对英文版评估工具的借鉴程度
首先,在英文中韵脚相同的词汇在汉语中不一定相同,比如“key、tree” 两个词在英文中韵脚是相同的,但是翻译成汉语分别是“钥匙、树”,因此,在进行中文转化时就需要找到韵脚相同的汉语词汇来替换。
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它是有声调的,而英文是没有声调的,这就要求汉语版评估工具在研发过程中考虑到声调在汉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增加声调测试部分,考察听障儿童对不同声调的识别能力。而这部分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数据,分析全国各地发音习惯中声调的差异性,并在测试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等方面进行重点考量。
因此,对于国外评估工具的引进,关键在于吸收其先进理念,涉及到具体内容的研发则要在考虑汉语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进行。
第二,中国的特殊性决定了词表制定过程中巨大的工作量
首先,测试样本数量大。据孙老师介绍,当时《听觉、言语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测试的样本达到6480多人。中国地域辽阔,而且各地的语言、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词表在制定时需要在全国各地搜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参考,以制定出一套可以在全国范围通用的评估工具。这就要求必须有能够覆盖全国的网络和科研团队,以方便数据的搜集和研究。
其次,大量科研人员需要培训。孙老师说,因为参与研发发工作的科研人员非常多,所以要对科研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以保证取样、搜集数据、研究分析时使用的方法和标准是统一的,这样最终才能保证样本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听觉言语评估未来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虽然大陆听觉、言语评估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比照台湾和国外同领域的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亟需新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制定统一参考标准。谈到听觉言语评估未来的进展,孙老师说,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就是对国内的词表进行比对研究、等价性研究,即考虑推出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使应用不同词表测得的结果能够相互对比、相互印证,这样测量者对不同的词表及评估结果有更清晰的认知。避免多个标准同时存在的现象,使评估结果更全面的反应孩子的情况,更好的为康复服务。
其次,要加大对评估工具的推广。当一个评估工具的研发工作完成,后期的培训推广就成为重点,只有让评估人员真正了解到评估工具的价值以及操作方法,他才会正确而有效的进行评估,使评估发挥真正的作用。
第三,要将评估同康复教学真正结合到一起。毋庸置疑,评估结果对于听障儿童助听设备补偿效果以及康复方案的制定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根据听觉能力测试结果,可以判断被测对象哪一个频率的听力没有补偿到位,从而为助听器调试提供参考;通过言语能力测试结果,可以分别得出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使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方案。
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评估的过程。作为康复过程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环节,听觉、言语评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相信随着专业和认识水平的提升,其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会逐步得到解决。(文 杨海莹)